“大寧王,這一路上,你有沒有聽那些逃出來的部落的人說什么?唐軍一路燒殺搶掠,擺明了就是想滅了吐谷渾,如果投降,大汗必死無疑。”
天柱王自然知道,如果伏允投降,大唐一定會放過所有人,唯獨不會放過他。
“天柱王,漢人素來以仁義為懷,只要我們投降,那些將領就不敢亂殺無辜,否則都會被御史們彈劾。”
“仁義?你去問問那些逃回來的人,哪一個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如果不是去年你慫恿父皇攻打大唐邊境,扣押大唐的使節,你以為我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萬事皆有因,而這一切,皆因你而起。”
“豈有此理,那些被擄掠來的漢人女子,都進了本王的帳下?搶來的奴隸,是來給本王干活的?難道搶來的食物,都歸本王了?”
“夠了!”
看著長子與天柱王爭吵不休,伏允一張臉黑如鍋底。
伏允離開伏俟城時,帶著三萬大軍,再加上天柱王封地的近萬大軍,按理說,這支軍隊應該可以橫掃整個高原了。
然而為了給唐軍增加更多的難度,也為了阻止唐軍,伏允在前往且末的道路上,留下了超過一半的兵力。
結果,當他來到且末城的時侯,手中的兵馬已經不足兩萬。
駐守在各個關隘的士兵,根本無法抵擋大唐大軍的進攻,唐軍一路勢如破竹。
當然,李想也不會傻乎乎的讓先鋒營沖在最前面。
李靖的軍隊有自已的輜重隊,也能造出一些簡單的攻城器械來。
如此直到四月中旬,大軍才抵達且末城附近。
“大總管,且末城地勢險要,是吐谷渾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想要強攻的話,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李道宗看著這座在吐谷渾中極為罕見的堅固城池,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長途跋涉,將士們都有些累了,即便是李道宗,也是雙頰通紅。
“且末城雖強,但畢竟是小城,糧食有限,再加上吐谷渾并不擅長防守,很快就會支撐不住。”
話雖如此,李靖心中卻是有些擔憂,到底誰能堅持到最后呢?
“大總管,我倒是有個辦法,能逼著吐谷渾出戰。”
李想親自上了熱氣球,查看了一下且末城的情況。
“是嗎?”
李靖兩眼放光。
“大總管應該也聽說過,我手下有一支很厲害的隊伍,如今吐谷渾數萬大軍已經退入且末城,四處都是營帳,我們只需要派騎兵在帳篷區投擲火油彈,雖然不能殺死太多人,但也足以讓他們感到壓力。”
到了現在,李想已經覺得,火油彈已經沒必要留著了,不如全部送給且末城。
“好吧,你先試試。”
李靖有些失望,他知道先鋒營一開始有二十多個熱氣球,但都是殘破不堪,現在能用的只有十來個,而且火油彈也不多了。
不過,總比束手無策要好得多。
李想讓朱三福帶隊,前往且末城的上空。
不過,因為且末城是石頭城,建筑基本都是用石頭砌成的,除了直接扔進帳篷里面,火油的威力并不大。
這一折騰,就是一天一夜,第二天,大軍又到了城門前,又是一頓臭罵,伏允卻帶著一群吐谷渾的官員上了城樓。
這還是他們第一次看到伏允的身影。
“秦安然,如果我讓你沖上去的話,你有信心射中伏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