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齡,你覺得如何?”
李世民又一次詢問。
“陛下,微臣認為燕王所極是,吐谷渾屢次對大唐西北各州發動攻擊,現在又扣押我大唐使節,豈有此理。”
“雖然現在是冬天,兵馬調動不方便,但俗話說,先下手為強,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世民本來就已經有這個想法,現在聽到眾人的建議,更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吐谷渾滅了。
既然伏允想死,那便成全他!
“兒臣愿為先鋒,即刻出發!”
李想一看李世民的樣子,立刻站了起來。
“戴愛卿,戶部已經準備好了糧草,所有人都下去準備,今天就到這里吧!”
李世民并沒有回答李想的問題,因為他還需要考慮一下出兵的人選,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決定的。
不過,該讓的還是要讓的,沒過幾天,一封圣旨就傳了下來。
李靖任西海道行軍總管,統轄各地行軍。
而李想,經過幾次進宮騷擾李世民之后,終于如愿以償的被任命為先鋒,除了龍虎衛,還帶了三千精兵。
在李想的強烈要求下,蘇仿被任命為左武侯中郎,擔任李想的副手。
蘇仿乃是李靖的愛將,只是后來,由于李靖功高震主,朝中不時有御史彈劾其圖謀不軌,身為親信的蘇仿卻是絲毫不避嫌,這一等就是十余年,直到貞觀十九年,李世民征高句麗,這才讓他重獲重用。
若非李想執意要用蘇仿,這次出征,李靖身邊連個親兵都沒有。
比如侯君集,與李靖非但不是一路人,甚至還有些私人恩怨。
李道宗又是皇族后裔,與李靖更無瓜葛。
李世民之所以讓李靖帶兵,一來是因為他相信李靖并無造反之心,二來也是朝廷之中,除了李靖之外,還真找不出比他更合適的統帥。
畢竟,不管是侯君集還是李道宗,對李靖有沒有好感,但也會服氣。
可是,若是由侯君集領軍,那其他幾位總管是否服他,卻是難說的事情。
這一點,李世民心知肚明。
“總管,兵不厭詐,三天之后,我會帶著先鋒營出發。”
李想領命而去,第一時間就去找李靖。
這是他的頂頭上司,大唐的軍神,他必須要尊重。
雖然有現代人的優勢,想要在兵法上超過李靖,那是不可能的。
“燕王,請恕我直,大軍的前鋒并不是一個合適的位置,我有些想不通,為什么陛下一定要讓你來讓先鋒?”
李靖對這個安排并不記意,倒不是對李想有什么意見,而是覺得萬一出現什么狀況,自已擔當不起。
“定襄乃是本王的封地,那里都是本王的子民,本王又豈能不讓先鋒?”
“好吧,既然王爺有這樣的魄力,那我就先認你當先鋒。不過現在是冬天,三天后再出發,路上肯定會很辛苦,不如等到開春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