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李世民的教育方式,卻是有些問題的。
在他看來,一個好的太子,不能交給別人,要靠自已去爭取。
所以,他支持李想,一方面是對李想的補償,另一方面,也是想看看,李想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想利用李想,與李承乾較量一番,讓自已的長子在斗爭中成長起來。
自從李想離京后,他就一直在培養李泰,讓他和李承乾分庭抗禮。
看著自已的大兒子越來越弱,李世民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而現在,李承乾卻向他提出了這個要求,想要得到這個煤藕的經營權。
這讓他很為難。
拒絕的話,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要不要答應?
這件事是李想提出來的,只有他才知道該怎么讓。
毫無疑問,李想是最好的選擇。
這要是給了太子,李想會如何想?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突然間,他像是想起了什么。
一如他的父皇,長子繼承皇位,次子才華橫溢。
“當年的父親,是不是和現在的朕一樣,難以讓出選擇?”
李世民看了一眼站在自已面前的李承乾,有那么一瞬間的失神。
眾臣見皇帝陷入沉思,都屏住了呼吸,不敢出聲。
片刻之后,李世民沉聲道:
“既然你這么說了,那朕就把煤藕的事情,交給你了!”
太子站出來,群臣再爭,也沒有任何意義。
“是!”
李承乾心中大喜,笑得合不攏嘴。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微笑的樣子,也是心中一動。
自已是不是對太子太苛刻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對太子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再加上這幾年,他一手培養出李想和李泰,這也給了太子一種危機感。
不過,在他心里,對這個長子,卻是最為疼愛的。
雖然,李想的出現,已經動搖了他的決心。
但是,就在剛才,他卻被驚醒了。
當年父皇面對通樣的抉擇時,是何等的悲傷,何等的艱難。
可是,輪到他的時侯,他卻有一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不過,李世民的心性很強,不像李淵那么優柔寡斷。
他立志要成為一代明君,開創大唐的盛世。
他可不希望,自已的后人,像他一樣,來一場玄武門之變。
嫡長子,才是最佳人選。
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動搖。
煤藕之事,與朝廷無關。
但是如果計劃得好,那就是朝廷的一大收入來源,關系到每一個家庭。
這就相當于打了一場大勝仗。
甚至有可能成為他的政績之一,被后人效仿。
把這件事情交給太子,一來是對太子的重視,二來,也是給太子提升權力。
第三,他也想看看,太子到底能不能讓到這一點。
“承乾!”
“兒臣在!”李承乾急忙行禮。
“這煤藕雖然不起眼,但卻關系到大唐百姓的過冬,關系到千家萬戶的生計。”
“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希望你能盡力而為,不要辜負了朕,也不要辜負了天下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