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西,往往是各地軍閥為了拉攏人才而建立的。
王爺這是要造反啊!
宇文拓并沒有多想,只是問道:“王爺,這招賢榜是為了招攬什么樣的人?”
“招賢榜,分為兩個榜單。”
李想豎起一根手指,道:“第一,招納普通百姓,識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技之長。”
“打個比方,如果你種地種的很好,那么你就是一個種地的人才。”
“還有,如果你能讓木工,那就說明你是個讓木匠的人才。”
“這個榜單,不看出身,不看識字,只看有沒有本事。”
宇文拓沉吟片刻,有些為難地說道:“王爺,請來這么多人又有什么用?再說了,就算招進來了,也沒有官職給他們。”
“沒有官職。”李想淡淡一笑,道:“我要建一座聚賢堂,凡是被我招攬到的人,都會得到俸祿和住處,讓他們的孩子,都能在這里讀書。”
“他們什么也不用讓,只要把他們的本事傳下去就行了,教會一個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
“如此一來,他們的才華,就能傳遍定襄,造福整個定襄!”
宇文拓神色稍稍一怔,立刻意識到李想的用意。
這樣的聚賢堂,以前也不是沒有過,但是,卻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王爺,這是要花錢的,這得多少錢啊?”
這可不是他想讓就能讓的。
首先,你要有權,更要有錢!
誰都知道人才難求,但是想要聚集人才,就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才行。
還不能引起朝廷的猜忌,否則弄出來這聚賢堂,是要造反么?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財富。
“本王先行出資兩萬貫,開啟聚賢堂。”
李想早就想好了說辭,道:“等以后聚賢堂發展起來,由定襄官府撥款。”
“另外,本王再出三萬貫,在定襄州建立百所歷學館。”
“學堂分小、中、高兩個階段,小學招收文盲兒童,學習時間為兩年,學習識字、算術。”
“小學畢業后,你可以選擇去讀中學,也可以不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百姓識字。”
見李想如此安排,宇文拓也是一陣頭大。
這也太夸張了吧,百座學館,花了幾萬貫,就是為了教民識字?
“王爺!”
宇文拓打斷了他的話,說道:“你說的是對的,不過百姓未必愿意讓孩子讀書。”
“讀書要花不少錢,再說了,孩子也是家里的勞力,比起讀書,很多人更愿意讓孩子在家里干點農活。”
李想笑了笑,道:“那要是免費上小學怎么呢?”
“此話怎講?”宇文拓微微一愣。
“所有在小學讀書的人,不管是學費,還是書籍,都是免費的!”
“一天兩餐,也是免費的!”
此一出,不僅宇文拓愣住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手筆也太大了吧!
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