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到這里,也都是紛紛點頭。
如果真的發生了邊軍大戰,不管他們有什么理由,朝廷都不會放過他們的。
“具l來說,想要拿下李維忠,就必須拿下涼州城。”
董承恩道:“涼州城方面,有駐軍一萬五千人,巡邏隊和驍騎營是我們的人,共計六千人。”
“李維忠手下有九千人,但是有五千人是在城外。”
“城中有四千余人。”
“你覺得,我們要怎么才能兵不血刃的把李維忠拿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沙盤上。
蕭柳道:“副帥,涼州不是只有一萬五千人,還有朔方軍的五千騎兵呢。”
“燕王那邊,我們有沒有知會一聲?”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董承恩之前說的很詳細了,但他卻忽略了一件事。
那就是執掌朔方軍的燕王。
更別說,現在他還代表著朝廷巡邊。
而且這五千精銳鐵騎也是強大無比。
也不知道董承恩是有意忽略還是真的忘記了。
聽到蕭柳這么一問,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這個時侯,最應該出現的燕王卻并沒有出現。
他代表的可是朝廷。
董承恩神色不變,道:“此事本應稟報燕王,但我擔心燕王已經被李維忠蒙蔽,所以才沒有提前通知。”
“等我們準備好了,再去請燕王出面。”
話雖如此,董承恩心中卻是另有打算。
之所以一直無視李想,就是覺得他根本無法把李想拉攏過來。
因為涼州的家族派將領貪污受賄,所以,他早就和李想站在了對立面。
雖然,他已經盡量避免和李想起沖突。
對于牛投仁等人,他也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任由他們的手下被帶走。
他這么讓,也是為了給李想一個交代罷了。
而且李想和李維忠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也被他當成了不可能拉攏的人。
甚至在他眼里,李想和李維忠是一個陣營的人。
難道李維忠和突厥人勾結,真的罪無可恕嗎?
那可不一定。
邊軍大將,手握重權,私下里和外族來往,也是很正常的。
別的不說,就說他吧。
殺良冒功,販賣奴隸。
沒有他的首肯,下面的人也不可能干得出來這種事情。
不管李維忠有沒有叛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對方的把柄,可以名正順地對付他。
如果李維忠在朝廷里有人,完全可以把這件事壓下去。
就比如說李想。
如果李想和李維忠聯手了,他的一切算計,都將付諸東流。
這也是他沒有提前通知李想的原因。
他的計劃,就是一切準備好之后,動手之前去找李想,逼他站隊。
這樣,他就成了在得到燕王的允許之后,再向李維忠動手的。
朝廷也奈何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