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干爹!”
李恪和李想異口通聲,記臉焦急。
尤其是李恪,更是驚出一身冷汗。
巡視封地,那就意味著,他要去就藩了。
這是要被貶出京?
他想過父皇的訓斥,甚至是喝罵,但萬萬沒想到,父皇竟然會這樣對他。
一時間,李恪對李想都有些怨恨了。
都怪他,攛掇著我坦白,要不然,也不會這樣!
“干爹,三弟也不是故意的,沒必要這樣吧!”
李想怎么也沒想到,李世民會如此狠心,直接將人逐出京城,而且,李恪的年紀還小,還沒到年紀啊。
到唐玄宗的時侯,大唐的諸王是不能被稱為藩王的,因為他們不會去就藩,封地也只是一個名號而已。
不過,在唐朝初期,藩王還是可以去藩的,不過,一般不會。
比如李世民和李元吉,他們就沒有就藩。
就藩,通常被視為貶出京城的懲罰。
李世民笑了笑,揮了揮手。
“你們兩個小家伙,稍安勿躁,朕沒有懲罰你們的意思!”
“可是…”
李恪心中焦急,卻不知該如何解釋。
“你看,一聽朕讓你去蜀地,你好像很委屈似的。”
李世民微微一笑,伸手指向李恪。
“兒臣不想離開父皇母后。”
李恪咬著牙,彎下腰去。
“放心,朕不是懲罰你,只是讓你去讓一件事,巡視封地,只是一個名頭,等你辦完了事情,就可以回京了。”
兩人聞,這才放下心來。
原來是這樣!
不過,這件事似乎很重要,否則,李恪也不會被送去蜀地。
而李恪的封地就在益州!
一瞬間,李恪腦海中閃過許多念頭,又是激動又是緊張。
激動的是,父皇終于記起了他,委以重任。
這兩年來,誰風頭最盛?
那當然是燕王。
長安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無一不涉及到他,而他也一次又一次的展現出自已的才華,深受父皇的寵愛。
現在,機會來了,他也該大展身手了。
緊張的是,他在想,自已的父皇,到底是真的委以重任,還是借著這個機會,將他給打發了。
思忖片刻,李恪行了一禮,“兒臣愿意為父皇分憂解難,但不知父皇有何差遣?”
此一出,李想頓時來了興趣。
“你們看。”
李世民一邊說著,一邊指了指桌上的兩封奏章,兩人走上前去,仔細的看了起來。
剎那間,兩人的臉色都變了。
第一道奏章,說的是上一次北伐,蜀地糧草被劫之事,當時上報的內容是山賊劫掠,蜀道蜿蜒曲折,山洪暴發,沖走了一部分糧草。
另一份,則是請朝廷出兵,蜀地大旱,糧草匱乏,苗民造反,破了縣衙,洗劫了縣城,要求朝廷撥錢賑災,派兵剿滅山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