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景衍把華陽子的卜卦結果公布于眾,滿朝嘩然。
不過,這會兒倒是齊心,一致主張對外。
戰!
大夏如今兵強馬壯,國力強盛,沒道理會怕西方來的白鬼蠻夷。
事不宜遲,兵貴神速。
景衍飛鴿傳書,給駐守西域的軍隊,讓他們密切注意防范可能即將來襲的,來自遙遠西方蠻夷的軍隊。
將將過了半個月,景衍就收到西邊駐軍的飛鴿傳書:有三萬鬼方軍自西方而來,持丈余長茅,善結奇怪的方陣,向大夏的軍隊攻來。
大夏守軍以逸待勞,以天雷彈作為破陣先鋒,在極短的時間里就瓦解了他們的軍陣。
鬼方軍頓時大亂,大夏守軍趁機一擁而上,殺得鬼方軍丟盔棄甲,哭爹喊娘,轉過身拼命逃跑,最終被大夏軍隊全殲,埋在了莽莽的沙漠之中,被黃沙所掩。
一場來勢洶洶的兵禍,頓時消弭于無形。
消息傳到京城,龍顏大悅。
蔣禹清亦道:“此戰一過,西方至少百余年不敢再犯東方。”
四月中旬的一個下午,隨著一陣地動山搖,東洋府發生了毀天滅地的大地動。
幸虧蔣禹清提前預警,并派出欽差專門防災減災,把人員和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據災后統計,大地動發生后,東洋兩府死亡者僅為十二人,這十二人還是因為各種不聽勸才導致死亡的。
倒塌房屋數千間,這其中多為“老破小。”
大地動未發生前,東洋兩府絕大多數居民,都覺得大夏朝廷讓他們加固房屋,積極防災減災等是多此一舉,甚至對此十分反感,因此背地里沒少陽奉陰違。
不過最終屈服于朝廷的威勢之下,不得不照做。
大地動和海嘯發生后,整個東洋府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對朝廷的先見之明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