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兒子又如何,閨女一樣是他的命。
老宅的人都罵他沒有兒子,將來是絕戶,他可不這么想。
他有三個女兒,將來隨便留下一個在家里招婿,不也一樣能傳承將香火。
因此,他從來不罵人家絕戶,他巴不得別人多生一些兒子,最好生他個十個八個,將來窮的蓋不起房,娶不起媳婦,那日子才熱鬧呢。
尤其當多年后,他的三個女兒,一個嫁給了京中高門,做了當家主母。
另外兩個女兒都入朝做了官,反觀他兩個生了兒子的哥哥。
一把年紀了,還要下田做活,甚至要靠他的接濟才能勉強過得下去,男子的心中便感慨萬分。
慶幸當年把幾個女兒都送去上學的決定。
所以甭管生兒生女,只有教養成才了,那才是真正的傳承與出息。
蔣禹清吃面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幼年的時候曾經想過弄方便面來賣的事情。
現在時機成熟,或許真的可以研究一二,說不定又是一條生財之道。
她把這個想法跟景衍說了一下,景衍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于是蔣禹清便拿了幾包方便面出來、拆去了外包裝和調料包包裝。
這東西送到工部去研究似乎不太合適。
工部各種行業的大佬都有,唯獨沒有廚子。
蔣禹清想了想,干脆帶著幾個御廚,一起搞研發。
她前世在生產方便面的廠家打過工,知道大概的制作流程。
她把順序跟御廚們一說,他們立刻明白了,于是緊緊鑼密鼓的制作起來,不過兩天就弄出了成品。
而且不論是外形還是味道,都與她拿出來的那些相差無幾。
蔣禹清大喜過望,重重的賞賜了幾位御廚。
有了技術接下來事情就好辦了。
由工部和戶部牽頭,再次在城東選了一塊地,成立了一家國有食品工坊,專門生產方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