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衍若有所思:“等開年后,將這幾家子弟召進宮中考校一番,擇優留下。”
景衍他們回宮后,蔣文淵把老三蔣禹湖和侄孫蔣霖燁叫進書房,說了陛下想讓霖燁進宮給太子當伴讀之事。
蔣禹湖大喜。他不比兄長和弟弟,從軍的從軍,從政的從政。隨便拎出去一個,在朝堂之中都有一席之地。
他雖有錢,然士農工商,商排最末,他不是沒有遺憾的。
只可惜自己沒有讀書的天分,如今自己的兒子有這個機會,還是儲君伴讀,他自然不想放過。
蔣文淵又問霖燁:“可愿進宮去陪姑姑家的奕奕一塊讀書?”
霖燁說:“我愿意的。奕奕弟弟聰明可愛待人又友好,我很愿意跟他一塊兒讀書。”
于是霖燁進宮給奕奕當伴讀之事就此定下。
其實朝中比霖燁優秀的子弟還有許多,景衍之所以第一個來問蔣國公府,就是對蔣國公府格外的看重。
因為伴讀就相當于儲君的班底,儲君繼位之后,幾乎所有的伴讀的都能得到重用,前途一片光明。
等儲君繼位之后,蔣國公府的榮耀,也能得以繼續。
蔣家人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十分感謝景衍的用心。
過了年,宮中便透出話來,要為皇太子甄選伴讀。
共有十多位大臣家的嫡出子弟,被宣召入宮。
經過層層選拔之后,最終留下了四位。蔣國公府二房的嫡長孫蔣霖燁。
鎮國公府嫡長孫元熙,永寧伯府嫡長孫趙濯,以及太上皇后的娘家,平陽侯秦玨的嫡孫秦霄。
秦玨這廝成親的晚,生孩子倒快。
他的兒子十七歲就成親了,當年就讓他當上了祖父。
以至于他的嫡長孫甚至比景奕還要大上三歲,可以說是十分速度了。
秦家是正經的皇室姻親,家風清正,子弟教養嚴格,是京中的老牌世家,風評極好。
不僅是秦家,入選的幾家幾乎都具備了這幾種特質。
因此旁人就算羨慕,也說不出不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