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又往京中馮大人處送銀多少,用于人情打點。
某年某月某日,知府大人母親過壽,送銀多少.......
景衍合了賬本,面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問高平縣令:“你可知馮家二子在何處任職?”
高平縣令恭敬道:“回陛下,馮家二子在越東府梅沙縣任縣令一職。”
景衍心中了然。命人將賬簿封存了,等查抄完馮府后,連人帶賬本一并拉回縣衙。
同時吩咐給京城傳信,拿下馮大,又給南邊去信,千萬別讓馮二給跑了。
同時讓刑部派專人來,按圖索驥,順藤摸瓜,查辦此件私鹽大案。
甭管官位多高涉及到誰。該抓的抓,該殺的殺,絕不姑息。
此時馮府外頭的陰暗處,圍了許多探頭探腦看熱鬧的百姓。
見這么多兵圍了馮府,多半是馮府出了大事了。
等看到馮家主仆被官府的人捆成一串帶走的時候,不少人都是暗中鼓起了掌。
馮家這些年勢大,沒少欺負人。明里暗里吃過他們虧的人不知凡幾。
馮三仗著兩個哥哥的勢當上漕幫幫主后,更是威逼漕幫的這些窮兄弟,幫其販賣私鹽。
販賣私鹽可是重罪,被查到了可是要掉腦袋的。
因此,馮家的行為,引得不少規規矩矩靠苦力吃飯的窮兄弟們的激烈反對。
告官,馮家上面有人,官府通常當作沒看見。
況且,被馮老三知道后,會直接帶人把告官的打一頓,輕則殘疾,重則丟命。
因此多少人迫于現實,都是敢怒不敢。
如今見他們終于被官府帶走下獄,無不拍手稱快,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就去縣衙擊鼓鳴冤。
查抄完馮府貼上封條,已經是深夜了,大家的肚子都唱起了空城計。
一行人在縣令安排的客棧住下,讓后廚送了些吃食上來,草草吃了些,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