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景衍傳召麗東知府、同知及相關人員,于兩天后在隔壁的麗東縣衙議事。
于是,九月初十這天,麗東府知府、同知,和麗東縣令及蔣禹山等,齊聚麗東縣衙開小朝會。
討論的主題就是關于麗東港的擴建問題。
麗東府的出海港在麗東縣,緊臨夏江,是個難得的深水良港。
景衍說,明年朝廷打算把麗南府和麗東府的這兩個,原麗句王朝遺留下來的破舊海港,進一步擴大修繕。
用以加強“麗三府”同大夏東南沿海及內陸地區的經貿往來。
海港擴建好后,“麗三府”優質的特產可以通過港口,直接用船運輸到東南沿海。
或是經由各大河流的入海口直接溯游而上進入中原腹地。
同樣的,中原地區優質的農產品和絲綢瓷器及其他的文化等,也可以通過海運快速輸入“麗三府”。
如此一來,不僅省時省力,還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運費,使得南北兩地的商品得以進一步的流通。
因為重新修繕兩個海港,需要花費大筆的銀兩。
若是去麗北府之前,景衍做這個決定還需要猶豫再三。
如今有了麗句王的那批寶藏打底,他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去做了。
事實上,在拿到這批寶藏之后,景衍就跟蔣禹清說過自己的打算。
蔣禹清對此表示贊同。她還是那句話,要想富先修路。海上商路的搭建,也必不可少。
即然有了出海口,當然“市舶司”的建立也必不可少,它的主官就變得尤為重要。
今年又是蔣禹山在夏江任縣令的第二年。
景衍打算等他三年任期滿,就把他調到麗東港去,擔任麗東港的市舶司司長。
這可是個從五品的官位,蔣禹山當即謝恩,表示絕對不負圣恩。其他的官員們,也是非常的羨慕。
人家固然有后臺,但不可否認,人家本身的能力放在那里,嫉妒不來。
做下這個決定,景衍也是經過再三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