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禹清拿著整理出來的東西,去了御書房找景衍。景衍何等的聰明,蔣禹清稍稍一講他就立即明白了,也覺得十分的便捷好用。
當即就宣召了幾位大臣進宮,尤其是戶部的。
蔣文淵稍作學習后,簡直如獲至寶。尤其是表格式帳本的運用,簡直讓他欣喜若狂。
有了這種算數和理帳方法,他戶部繁瑣的賬務工作起碼能減少一半的量。
阿拉伯數字及其相關的計算方法,也獲得了幾位重臣們的一致認同。
第二天大朝會的時候,景衍又把這種方法拿到了朝堂上,讓人當場演算。大家一致認同此法大為可行,全部投了贊成票,全國推廣。
于是乎,次日,阿拉伯數字及其詳細的計數、計算方法,便刊登在了《京都日報》上。
報紙一經發行,就引起了學術界和商界的轟動。各大書院都在第一時間組織學生,學習阿拉伯數字和其計算方式。
大家都在驚嘆,這世上怎么會有這樣簡便又好用的記數方法。
只要識字的,基本看一眼就能認全十個數字,再根據報紙上所載很快便能學會這種計算方法。
與此同時、和安醫院、國安超市和其他大小商鋪等都開始學習這種數字計帳法。尤其是國安超市。
蔣禹湖在第一時間就組織商場所有的員工,學習阿拉伯數字。即便是原本不識字的,也能十分輕易的記下來。同時把商品價簽也全改成了數字。
這樣一來,不僅算帳快,而且價簽小,也使得架子上的商品看起來更加的美觀。當真是一舉數得。
工部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他們成功的制出了第一塊合格的玻璃。雖然通透度還達不到蔣禹清前世那個水平,卻也到了七八層。
涂上一層水銀(無毒,用硝酸銀溶液和葡萄糖溶液混合反應生成)后,無論是質量還是清晰度,相比她三哥從海外帶回來的那塊都要好上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