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禹清又陪它們玩了約有一個多時辰,直至夜深了,才同它們告別返回自己艙房中。
回到牙山大營,安頓好傷員。封戰就派人去附近山上的烈士墓地挖葬坑,一面又派了人去縣城采買葬禮所用之物。
天氣暖和,犧牲兄弟們的遺體需要盡快入土。
此次尖山大營共犧牲二千七百八十三人,這么多的棺木可不好買。
封戰又不愿讓戰死的兄弟們草草下葬,正愁白了頭發的時候,突然聽到守營的小兵來報,外頭有許多老鄉,用牲口拉著棺材往白營那邊去了
原來早在臺風來臨前,蔣禹清聽到那位老漁民的話就開始做準備了。
派人往牙山縣城和周邊縣城的各個壽材鋪下了大筆的訂單,讓他們加班加點,趕緊趕制壽材。
這聽上去有些不吉利。可是經過西北戰火洗禮的蔣禹清卻非常清楚,只要是戰爭就沒有不死人的。早作準備才是上策。
封戰聽聞原因,當即跪下給蔣禹清磕了三個響頭,攔都攔不住。
這位小郡主,自來到福州起,無論是救治傷員,還是教導軍醫都是盡心盡力,吃苦受累,半點怨都不曾有過。
如今就連棺材這樣的事情都替他想在了前頭,他怎能不感動。
護國郡主,她當之無愧。
九月十三,犧牲將士們下葬的日子,現場一片白縞。
這也是蔣禹清此生第三次參加,這樣大規模的集體葬禮。
第一次是在七年前的玉門關,第二欠是在肆州發生肺鼠疫的那個小村莊,這是第三次。
前來送葬的人除了牙山大營的將士們,還有牙山縣的普通的百姓,就連她哥哥蔣禹江也帶著衙役們趕來了。
附近道觀的道長們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