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這些天,他老人家著實累壞了。
蔣禹清又包了幾棵老參放在他的床邊,另外放了包老頭兒最愛吃的牛肉干,之后悄然離去。
糧倉那邊的動靜很大,很快整個大營的人都被驚了起來。邱神醫也被驚醒了,醒來看到床邊隨意用布包著的人參,和一大包他最愛的牛肉干,他就知道,寶貝小徒弟剛才來過了。
一面又懊悔,自己怎么就睡著了呢。如果沒睡著,是不是就可以看到小徒兒了。聽說玉門關的韃子是最多的,戰事也頻繁,傷員肯定也多,也不知道小徒弟累瘦了沒有。
蔣禹清去的第三站是三師兄陸邑所在的涵谷關。她送完物資,去找他的時候,陸邑剛下手術臺,正癱坐在自已的帳子里干啃饅頭。
見她突然出現,先是下了一跳。反應過來后,嗷嗚一聲撲了上來:“小師妹!有吃的嗎,我快餓死了。”
嚇得蔣禹清忙施了個隔音罩,隔絕了聲音。否則照這家伙的大嗓門,非得喊得全大營的人都知道不可。
大半個月沒見,這家伙一臉的胡子拉楂的,人也瘦了些。頭發用一枚玉簪子挽在了頭頂,想來是為了做手術方便。
蔣禹清知道他的尿性,給他拿了一堆好吃好喝的,從前剩下的一只烤鴨也給了他。
這家伙吃的狼吞虎咽的,一面吃一面含糊道:“你不知道這破地方有多苦,每天除了雜糧窩頭就是粥,連白面饅頭都是稀罕物,差點沒把我給餓死。”
說完了他又立馬意識到不對,好像小師妹和師傅大抵也是吃的這種飯,這話兒立刻說不下去了。
外頭已經喧鬧了起來,蔣禹清不好再多呆,她還有兩個地方沒去,必須得走了。
另外兩個大營雖暫時沒有戰事,除了派兵支援離得近的金陵關和涵谷關外,剩下的人也是嚴陣以待。
戰場上的事情,瞬息萬變,誰也不知道,在什么時候韃子就會調轉馬頭奔這邊來了。
都是大夏的將士,都在保家衛國,蔣禹清自然不能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