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雙方拿了房契去了肅州府監市衙門(非府衙。府衙相當于現代的市政府,監市衙門相當于肅州府城區的管理機構。
中國每朝每代的名字叫法都不同,三月就取了個差不多的名。還請各位看官老爺別太較真。)過了戶,交清了余款。
之后蔣禹清就把她們帶了過去,安排了住處,并讓閆嬤嬤和二玉輪流過去,教導她們規矩禮儀和識字等。
與此同時,一隊由三十多位牧民們組成的車馬隊也頂風冒雪的進了肅州府城,找到了府衙。
蔣禹清訂的羊皮送來了,好家伙足足二十多車。
有今年新剝的,更多是的舊年簡單硝制后曬干的。看樣子,他們把這些年壓箱底的貨都搬出來了,也是夠拼的。
蔣禹清求她爹給他找了個硝皮匠看來過,問他們,這些皮子可還能硝制。
匠人道可以是可以,只是這玩意兒富人看不上,窮人買不起,你弄這么多賣給誰去哦。
蔣禹清只笑不答。
蔣禹清請牧民們將皮子拉到她買下來的大院子里,卸貨點數,如數的給他們結了銀子。總共是三萬一千多羊皮。
蔣禹清以每張羊皮均價1兩七錢銀子的價格收了下來,這一下就出去了五萬多兩銀子。
牧民們拿到了白花花的銀子,浸滿風霜的臉上,綻放出朵朵燦爛的笑容。
他們樸實,也不知道要收定金。只是聽去沙清縣趕場族人說,有個小姑娘收完了他所有的貨,她還想要更多的羊皮子。
讓他們把皮子都集中起來,一起送到肅州府衙去。
他們在族長的帶領下滿懷希望而來,其實心里也是十分忐忑的。
如果在府衙找不到那位小姑娘,賣不出去皮子,那么這一趟白跑不說,一家老小都要跟著喝西北風。
幸好,他們真的賣掉了皮子,甚至還賣了一個不錯的價錢。
收完了皮子,蔣禹清接了她爹一起,請牧民們吃了頓熱騰騰的羊肉湯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