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道:“是他呀,這倒是位好官。我也聽說了一些他的事,上任僅三年就把青州治理成了零州最富裕的縣,一個縣產的糧食比一個州府都多。
離任的時候,青州百姓跪地挽留。如果真是他,那咱們肅州百姓可有福了。”
另一個灰袍道:“那可未必。這兩樣糧種在其他地方的產量確實高,在咱們肅州可種不出來。又不是沒人種過。”
錦袍道:“這有什么,青州侯能種出兩種高產量,就未必不能種出適合我們肅州的高產糧。”
“說的也是......”。
與此同時,鏢隊護送著胡陽明和兩副棺木也到了青州。老胡氏和蔣老頭帶著全家人親自去城門口接的人。
一見面,老胡氏就抱著胡陽明哭開了。“陽明啊,姑婆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幸好,你表叔把你找回來了!”
胡陽明也哭,哭這些年坎坷心酸,也是終于回到故鄉的心安。
胡陽明母親和師傅的棺木,暫時寄放在了城外的義莊。墓地也選好了,只待選個黃道吉日下葬。
直到胡陽明走進蔣家的大門,他才知道,原來先前在晉州遇到的那位三表叔,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青州候。
現在,他已經升了知府,去往肅州上任去了。
時間進入到八月下旬。肅州不像大夏其他的地方,這里早晚溫差大。中午熱,一早一晚已經有些涼意了。
馬車又往前走了兩天,天降了場暴雨,一下就是兩天。探路的回來說,暴雨沖垮了一截官道,要填起來需要不少時間。
在這條官道來往的旅人并不少,此時聽說路被沖走,客棧的里人個個都著急上火。
蔣文淵問過知道這里歸屬增平縣管轄,就派人去增平縣衙報官,讓縣令盡快派過來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