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事休息,就到了吃飯的點。蔣家備了豐盛的席面,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接風洗塵。
蔣文淵父子兄弟四人并老岳父、大舅哥、和縣衙的另一位王師爺、三位司農官陪著李得順坐了主桌。
除了尋常的雞鴨魚肉外,餐桌上竟然還有一盤冬里的難得一見的青菜。
這青菜綠油油的,一看就是剛從地里摘下的。這樣品質的青菜,便是在宮中都不常見。因此,剛一上桌就被搶了個精光。
吃過飯,陸秀才和陸大舅并王師爺告辭離去。蔣家人則忙給大家安排住的地方。
此次李得順帶來的包含侍衛總共有六十六人。
加上之前留下的三位司農官和他們的三個小廝,守倉庫的二十位羽林衛和蔣家主仆25人,共計117人。
蔣家的院子算是挺大的了,也不夠住下這么多人的。好在家里的舊屋還在,蔣文淵也預料到了今天的情況,提前打掃收拾了。
每個屋子都放了火盆,鋪了厚厚的棉被,這才安置下了,著實累的夠嗆。
飯后,稍后休息。李得順便提出要去看紅薯。蔣家人無有不應。
雖然已知紅薯產量高,但那畢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待他真正看到滿倉庫的紅薯時,還是吃了一驚。
細細問問了,下種的時節,怎么種,什么時候收。蔣文淵具一一作答。
李得順也快五十歲的人了,大冬天的頂著風雪長途奔波,著實有些吃不消。
這南方的冬天又濕又冷,冷到骨子里的那種。他的膝蓋已經有些隱隱作疼,忍不住伸手捶了捶了。
尤其明天一早就又出發返京,想想就腦仁兒疼。不過沒法辦,該走還得走。
蔣文淵見他面色不好,便親自將他送回房,安頓好后,方才離開。
李得順的房間安排在一進院,原是蔣禹江的房間。外間是書房,里間是臥室,一明一暗。蔣家孩子們的房間都是這個格局。
此時房間里生了兩個炭盆,十分暖和。角落里的實木花架上,擺了兩盆蘭花,不是什么名品,就是山上隨手挖回來的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