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不管是文人騷客還是平頭百姓,四時之中,總對春天有所偏愛。
因為春天是希望的季節。
驚蟄過后,村民們開始修理農具,修整田埂水溝,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蔣家人一邊整理農具,一邊忙著給即將上京趕考的蔣文淵新準備行囊。
蔣禹清寶寶已經十一月個了。會喊爹、娘,爺、奶,以及一些簡單的疊字。正努力練習走路。
她的小短腿有些不太受控制,加上穿得多,走起路來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的,像只笨企鵝。
笨企鵝脾氣好。跌倒了不哭也不鬧,哪怕摔個四腳朝天,依舊翻個身,爬起來繼續走,是個極讓人省心的好寶寶。
用她奶奶的話就是:“這孩子是來報恩的。”
臨行前兩天,待屋里只有爹爹娘親時,蔣禹清裝模作樣的伸手從衣服兜里掏出一堆的紙盒和瓶瓶罐罐。
這些是藥品。除了上次的清涼油,還有治感冒風寒發燒的、止瀉的、甚至還有外傷用的云南白藥和紗布一類的急救藥品。
“藥,爹爹,不、病。”沒發育好的好小身子,說個話都費勁。
其實,蔣文淵夫妻倆都知道,女兒的衣兜什么也沒有。
但看著憑空出現的,床榻上堆成小山一樣的“神藥”。盡管不是第一次見識女兒的本事,夫妻倆還是覺得心驚不已。
蔣文淵面色復雜的摸了摸女兒柔軟小發頂,擔憂的問:“乖寶,變出這么多東西你難不難受。如果難受就不要變了。
爹爹不希望你為了變東西傷害自已。就算沒有這些,爹爹一樣可以照顧好自己。乖寶不擔心好不好?”
蔣禹清心中暖融融的,看到這些“寶貝”,她父母一第反應不是開心,而是擔心她會不會因此而受到傷害。
她再一次覺得,有爹娘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這樣的父母親人,她愿意用命愛一輩子。
“藥、多。爹爹、不、心!”本境主有的是,爹你就放心用吧。
說著又摸出一堆吃食來。牛奶、面包、方便面、自熱小火鍋和自熱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