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氏族人們祭祖的時候到了。按規據,家族的男人由族長和族老們帶領著,都會聚集在祠堂內堂里給祖宗們三跪三叩。婦人們都在祠堂外堂跪拜。
待族人們都拜祭完后,族內今年的新生兒都會被長輩們抱進內祠拜祖宗牌位,上族譜。
今年蔣氏一族的新生兒除去夭折的兩個,共有九人。蔣禹清就是其中一個。
盛裝打扮過的蔣禹清小寶寶,由父親蔣文淵抱進了內祠堂,在全族人的見證下,拜祖宗牌位。
三跪三叩后,須發皆白的老族長,翻開了厚厚的族譜,在蔣文淵和陸氏的名字下頭,親哥哥蔣禹川的名字旁邊鄭重的寫上了“蔣禹清”三個字。
旁邊還用小字寫上了這樣一句話(青州縣碧溪堂蔣氏,開祠以來第一位女嗣)。
看到自己的名字,被莊重的寫在泛黃的紙張上。蔣禹清的眼眶募然有些發熱。
心里漲漲的,暖暖的,滿滿的。
如果非要給這種感覺,找一個恰當的定義,她想,那便是歸屬感。
這樣的待遇,即便是在前世那個標榜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許多地方,女孩子也是不能入族譜的。
但是,在這里,在這個落后的封建時代,她的名字卻被族人們鄭重的記入了族譜。
可以說,只要她的名字還在這本族譜上,不管她將來長大后是否出嫁,只要她愿意,百年歸壽后她都能葬回這里,葬在蔣氏的族地。
這就是族人們給她的底氣!
她的家人們愛她,族人們也愛她!
她是有根的人。
她發誓,以后,她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和來回報族人們的這份沉甸甸的愛。
祭祖完畢,貢品被平分給了族人們。蔣禹清家也分到了一小份。
蔣家不缺這點吃的,蔣老頭兒便作主把這份給了孩子多的人家。
之后的重點便是年夜飯了。
蔣家三代一十六口并一個小廝阿平,共十七個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