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傳揚開來,村里人個個豎大拇指,都道蔣家仁義。
定下稅田的事,接下來該蓋新房子了。
老蔣家現在的房子雖然勉強夠住,卻是泥磚屋茅草頂。說句難聽的話,是年年翻修年年漏。
一到梅雨季,那是外頭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時間一長,那墻角的灰菌子長的是一簇簇的。
如今家中小有富余,兒子也考上了舉人,來往的客人多了,著實有些不太體面。
蔣老頭和兒子們商量了下,決定起座三進的大院子,三兄弟一人一進。
正好,過不了幾年,孫子們也都長起來,到時候娶媳婦生孩子,也有地方住。
蔣禹清聽說要蓋新房,漂亮的大眼睛彎成了小月牙。
怕家中的銀錢不夠,趕忙從靈境中拽出朵碗口大小的靈芝塞給老胡氏。喜的老胡氏摟著她好一頓親。
蓋吧,蓋吧,最好蓋大點。我也想要一個單獨的房間。
事情定下,蔣家馬不停蹄的找工程隊,買材料做家具。忙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
當然這些都跟蔣禹清沒多大的關系。奶團子該吃吃該睡睡。偶爾有外人見了她也會喊聲“小小姐”。
自打中舉后,蔣文淵回村只要出去,哪怕是里正見了都要恭恭敬敬的尊稱一聲“蔣老爺或是蔣舉人”。
便是蔣老頭和老胡氏在村里行走,也再沒人敢隨意喊“蔣老頭”或是“胡婆子”。
恭敬些的稱一聲“老太爺”或是“老夫人”。最不濟的也會喊一聲“蔣家老哥哥”“蔣家老嫂子”。
總而之,只要是蔣家的人出去,便沒有敢看低的。
村里嫁出去的姑娘,但凡說一聲娘家西是津渡的,旁人都要高看一眼。
不過蔣文淵自己并沒有因此就自滿。
經過這次考試,他更加清楚的意識到自己與旁人的差距,只在心里告訴自己要加倍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