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成的當天晚上,還不等律師到場,劉大東就喝高了,他有點過于興奮,拉著李睿敬酒不停,搞的李睿都想把白蘭叫來救場了。
第二天再見的時候,李睿帶上了白蘭和杜衛國,當然不是為了跟劉大東拼酒,而是要談另外一件事。
雙方的合作協議里特地帶上了星瑞營銷策劃和便利店業務,這可不是隨便寫的,而是關系到李睿的另外一項計劃。
在星瑞剛創立的時候,李睿就已經瞄準了便利店項目,不但讓杜衛國全權負責,還特地從晉陽糖久挖來了幾個相關人才協助開發,他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開便利店,更是想要打造出一個遍布全國的線下服務體系,為整個星瑞系提供基礎服務。
整個業務進展的挺順利,在幾個二線城市也進行了試點,不過隨著聯手晶東成為現實,李睿對便利店計劃進行了修改,要全面和晶東的線下服務融合,打造類似于前世“晶東到家”的服務,未來可以朝著“社區團購”發展轉型。
劉大東對李睿的想法非常贊同,他也認為晶東需要進行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雙方可以說是一拍即合。
這個項目被稱為“東星便利”,以晶東為核心,以散落在全國大街小巷的各種商店為輻射,將晶東的線上業務和便利店的線下業務結合起來,相當于把線下商店變成了晶東的倉庫和門店,線下店又分為直營店和同盟店,一方面用戶可以從晶東下單去線下商店取貨,另一方面線下直營店還可以提供各種日常服務,比如快遞收寄、手機檢修、生鮮熱食、團購拼單、票務購買甚至是小額金融服務。
之前李睿的便利店服務只有線下沒有線上,而晶東商城只有線上沒有線下,現在兩個業務組合起來,先別管能不能真正的打通線上線下,起碼概念有了,噱頭有了,期待也有了,算是一種全球商業模式的創新,對晶東上市講故事大有幫助!
“其實這個想法,晶東之前也想到過,但是始終沒能執行起來。”和李睿聊完東星便利的業務,劉大東感慨萬千的道,“不是模式有什么問題,而是我沒有下決心去推動,下面的人自然就不認真,每次我問他們怎么樣,都跟我說各種問題,結果一拖就是一兩年。要是晶東早點搞起來的話,可能就沒有東星便利什么事了。”
李睿笑道:“那就是你的問題了,晶東商城這兩年發展的這么快,每年的增漲都是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二百,光是線上就這么大的業務量,隨便開發一個新品類可能就十幾個億的銷售額,誰還會在乎線下呢?只有星瑞這樣沒有線上業務的,才會費力去搞吃力不討好的基礎建設。”
劉大東感嘆的道:“我當時也是想,線上增漲那么快,沒有必要做一個全新的東西,而且還是跟商城有沖突有競爭的,做好了也是左手打右手,做不好更是招人嘲諷。現在我才意識到,應該是錯過機會了。”
晶東有點類似于那種家長制的大家庭,凡事都需要劉大東親力親為,大大小小的會議,各種各樣的文件,產品設計,團隊溝通,芝麻大小的事情都得經過他,如果沒了劉大東,很多事情都沒辦法推進下去。
這也是劉大東為什么找來徐磊幫忙的原因,他還年輕呢,才剛享受了幾天創業成功的風光,不想跟諸葛亮似的累死在五丈原……
但徐磊剛來晶東沒多久,掌控力肯定不如劉大東,也就導致了許多想法難以落地實現。
這回有了星瑞,一些之前晶東沒有做但是想做的事情,現在終于可以都撒歡的搞一搞了!
支付談的差不多了,金融確定交給星瑞搞了,東星便利項目也正式談妥,由星瑞營銷策劃和晶東商城進行線上線下的共同開發。
一切都朝著李睿所期待的方向推進著,直到一個敵人的出現……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