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松一臉淡笑的看著李睿,目光炯炯的似乎能看穿他的小心思。
李睿很自然的回看譚松,那表情分明像是要把心掏出來給譚松看。
一老一少就這么對望了幾秒鐘,李睿的心狂跳的快要從腔子里蹦出來了,唯恐被譚松看破了內心真實的想法。
還好譚松露出笑顏:“所以你指望國家給你投資?過去這些年,國家投資了很多個芯片項目,但是收獲……你也知道,跟這張紙一樣。”他說著抖了抖桌上的白紙。
李睿攤攤手道:“譚會長,芯片產業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對國家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國家確實投入了,可每年投入的金額怎么說呢,大概只夠燕州修兩公里的地鐵吧……而且這個投入有明顯政策因素的周期性,并非長期堅持。那是芯片啊,不是小孩子玩的玩具,靠抽風式的投資真的能維持嗎?”
“為什么我之前從來沒跟國家討要過投資,討要過政策,甚至連貸款都不需要,我就是怕被政策掣肘,怕被各種因素影響。我怕用了國家的錢,哪天某個總管一拍腦門說三個月之內要見到產品,我除了去買一塊英特爾的芯片打磨掉標識我還能怎么做?我也怕某天上面換人了,銀行立刻上門來讓我提前還貸,那我該怎么辦?”
“之前國家把錢投給誰了,錢是怎么花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有清晰的流向,都有實質的進展,我能看到每天的工作在推進,雖然慢一點,但每一步都踏踏實實,我能看到團隊的人團結合作,精益求精,不求速成,但求能做出真東西來。”
“即便有一天因為種種原因,星瑞沒有成功,但我們的經驗和教訓,也能遺留給后人,讓他們得到一些啟迪。我們留下的技術手冊,也可以交給后來者,讓他們知道曾經有一些人真誠的努力過,而不是今天要資金明天要貸款后天要地皮,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賺錢上!”
“我有那么多產業,我不缺錢,我明明可以不做芯片,但我還是做了。我不求什么表揚啊贊譽啊獎勵啊,我只希望能夠有人稍微理解我,知道我為什么放著那么多能賺大錢的生意不做,非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番話,算是李睿對自我心跡的一番剖析。
譚松輕嘆一聲:“如果我說,我能理解你呢?”
李睿輕笑:“那真的再好不過了,說明我付出的一切沒有白費。”
譚松認真的道:“你說的很對,過去這些年國家確實對芯片產業給予了一定的投資和扶持,但力度還遠遠不夠。我國的芯片行業始終被國際巨頭牽著鼻子走,每年花在進口芯片上的鎂元,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最關鍵的是,芯片是具有戰略意義甚至軍事意義的產業,一旦國際形勢有變,我們花再多錢也買不來啊!”
李睿暗暗贊嘆,不愧是會長,眼光就是長遠。
再過幾年,鏵興遭劫,掀開了芯片受制的序幕,然后是花為,再然后是各大高科技企業,缺芯簡直成了常態。
而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我國在芯片產業上的投入始終不夠。
現在是2012年初,距離真正的缺芯大潮來臨還有不到十年,如果從現在開始認清形勢主動發力迅速追趕,能改變未來的局面嗎?
李睿不知道,但不試試就永遠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