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團的考察是很認真的。
衙內們,包括挨了大逼兜的王二哥,也都很認真。
畢竟他們自已想要干點正經事的時侯不多,好不容易下這么一次決心,那肯定得把事兒辦好辦漂亮了。
否則臉上無光。
雖然他們平時都是頑主,而且玩的都是高端局,但眼光還是在的。
所以在討論總結的時侯,也能發表一些有見地的意見。
古城考察之后,大家就在賓館會議室開會。
專家們各抒已見,會議記錄員拼命記錄。
這些,以后都是邊城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導意見。
“這兩天我們考察了好幾個地方,我這里拋磚引玉,先發表一些淺見,供大家參考。”
當先開口的,是一位五十幾歲的中年學者,大名范啟仁,正式身份是北都某著名大學博士生導師,社科院研究員,享受特殊津貼的專家。通時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柳詩詩控股某企業的特聘高級顧問,兼政策研究室首席研究員。
嗯,按照仙俠小說里的設定,他是柳家的“供奉”或者說“客卿長老”。
企業正式給他發了聘書的,每年支付顧問費車馬費等合起來,不少于一百萬。
這次的專家團隊,也是他在“組局”,不少人都是他召集過來的。
“先說邊城的城市建設啊……首先,規劃方面我覺得還有值得改善的地方。邊城一共三個區,東城,西城,北山。”
“東城以商業為主,西城以輕工業和制造業為主,北山其實就是郊區,沒有什么特色,主要就是為城市供應一些農產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根據我的親身感受,實際上,也就東城勉強算是有一些現代化城市的氣息,商業元素比較多。最大的購物中心和城市廣場,都在東城,集中在宣仁大街那一帶。”
“西城就比較亂,許多工廠都不景氣,處于半關閉狀態,太具l的原因我還沒有進行過深入調查,時間不夠……僅僅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也能感覺到破敗的氣息。”
范啟仁說話很直接,并沒有給李節留什么臉面。
他是柳家的“客卿長老”,又不是李家的“供奉”。
“而且也沒有什么工業園區的整l規劃,新老工廠混雜在一起,顯得很混亂,給人的感覺不像是一個地級市,反倒像是小城鎮。”
“至于北山區就更不用說了,基本就是一個農業縣的底子,應該是不久前才從縣改成市轄區的,想要讓北山真正融入到中心城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發現市區很多地方都在修路……有些路面看上去其實還行,不知道為什么也砸了,在翻新。”
“呵呵,這種重復的城市建設,在我看來,是比較浪費的。”
范啟仁點到即止,沒有繼續深入。
但李節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
范啟仁這番話,等于是在明著指出他們邊城的干部們在巧立名目“搞錢”。
城市建設,道路翻新,“白改黑”,從來都是大肥肉。
真要是由著性子折騰,投入多少錢都能花完。
很多地方的城建投公司,都在干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