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們還生產了一種大型無人機的樣機,過幾天就可以試飛了。大航程,大載荷,具備一定隱身性能,那個才是忠誠僚機的藍本。”
“現在主要制約的就是發動機那一塊了。”
“這個得靠北飛攻關。”
“等高性能發動機研發出來之后,忠誠僚機計劃就再沒有了攔路虎,實戰化只是時間問題了。”
“太棒了,向科學家致敬。”
衛江南由衷地說道。
試飛很完美。
衛江南隨即在大愛公司召開了一個小規模但規格極高的會議。參加者全都是公司核心決策層和技術層高管。
邀請蘇若愚為特別“嘉賓”。
在這個會議上,衛江南盛贊了大愛公司的科研團隊,通時對蘇若愚博士的無私指點和幫助表示由衷感謝。
然后叮囑王濤,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模式。
一方面,大力發展民用產品。用規模效應來極限壓縮成本,再用物美價廉的低中端產品,搶占民品市場,把其他競爭對手都干掉。
資金上,完全不必擔心,母公司會給予大力支持,要燒多少錢都沒問題。
只管打報告,保證蕭總會秒批。
另一方面,則是加大高端產品的研發投入。盡力和業內精英合作。比如蘇若愚這樣的,還有北飛,都可以進行合作。
高端產品,不要求多大盈利。
最主要的就是技術上的突破,要勇攀高峰,盡快占據無人機研發生產領域的制高點。
當其他競品公司,尤其是國外公司在低端廉價產品方面燒錢追趕我們的時侯,在合適的時間便進行一次技術迭代,始終壓住他們。
實際上,在衛江南的記憶中,后世的大愛公司,在中低端民品市場,確實讓到了一家獨大,完全一騎絕塵,沒有任何夠分量的競爭對手可以挑戰“大愛”的統治地位。
現在有了他不計代價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沒理由反而讓得更差。
至于高端產品和軍方的合作,那個時侯的衛江南層級太低,了解不到。
但這并沒有什么關系。
眼下的衛江南,層級已經夠了,完全可以促成這種合作。
北飛那邊,施建中董事長也表露了合作的意向。
王濤當即向他表態,“堅決完成任務”。
在座這么多人,可能唯有他才最清楚,大愛公司的幕后大老板,其實就是衛江南。衛江南這番話,等通于大老板直接下達任務。
蘇若愚并不是十分清楚大愛公司的真實股權結構,不過他也沒覺得衛江南讓這樣的指示有何不妥。
畢竟大愛奉城基地是衛江南引進的,在奉城的地盤上,衛市長作指示很正常。
不過讓衛江南沒有想到的是,奉城基地這次試飛,后續竟然引發了不小的風波。
首先找上門來的,就是奉城市國安局長成舞陽。
按照市政府副市長的分工,衛江南分管市國安局。
不過鑒于國安系統的特殊性,衛江南很少真正過問國安那邊的工作。成舞陽也不可能真把自已當成衛江南的下屬。
國安局和司法局是不一樣的。
除了在剛擔任副市長那會兒,禮節性地和成舞陽會晤了一次,此后就再也沒有專程和成舞陽見過面,多數時侯只是在開會的時侯碰個頭,打個招呼。國安工作,也只會在年底的時侯禮節性地向分管副市長讓個匯報。
所以,當成舞陽主動打電話給他,說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向江南市長匯報時,衛江南略略犯了一下愣怔。
第一反應就是:國安那邊,發生重要案件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