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江南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畢竟楊建華也不是“正主”,他就是個“中間人”,給人遞話的。
當然,這次博弈繼續下去,楊建華本人也有可能牽扯其中。
但不管到了什么時候,他都不是最主要的那個。
表面上,楊建華也是市領導,衛江南一個代理縣長,也不好在他面前太“囂張”。
不過衛江南很清楚,楊建華肯定會將他剛才說的這番話,回去匯報給熊定文知道的。
至于老熊能不能理解柳傅軍書記的一番苦心,那就要看了。
以老熊的官場智慧,衛江南覺得他應該是懂的。
否則,柳傅軍也不會那么看重他。
但在石城一手遮天,出法隨這么多年,熊定文是否還是當初的那個熊定文,就不得而知。
許多精明過人的厲害人物,往往在臨近退休的時候摔大跟頭。
對于這種情況,甚至還有一個專用名詞——“五十八歲現象”!
就是說,一些領導干部,在臨近退休的時候,覺得自己反正上升無望,就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開始胡來。
想趕在最后下車之前,撈一把。
結果就出大問題。
熊定文與德文公司的情況,雖然和這種“五十八歲現象”有所不同,但那種“肆無忌憚”的心態,熊定文只有更加明顯。
見衛江南始終不肯明確表態,楊建華忍不住了,說道:“江南縣長,你和柳家的人,關系很好嗎?”
這個柳家,當然指的不是柳傅軍,而是京城柳家。
衛江南笑了笑,說道:“建華書記,談不上很好,就是認識吧,在一起喝過兩次酒。
”
瞧這話說的,你個掛逼!
駙馬黨了不起啊。
楊建華心里暗罵。
自然將這一切都歸功于老蘇家的加成了。
楊建華才不會相信這個屁話。
在一起喝過兩次酒,人家就連唐海明那樣的狠人都給你“派”過來了。
上次搞南氏團伙,才出動了一個《法制日報》的王牌調查記者。
這次連唐黑面那種正廳級狠人都出場了。
這是喝兩次酒的交情?
你給他們喝的是天上的瓊漿玉液嗎?
那么有面子!
衛江南要是知道楊建華心里的想法,一定會反問他,什么瓊漿玉液值得十個億?
“你看,江南縣長,有些事還是要多多體諒啊,真要是搞大了,到時候誰都不好收場。
”
楊建華強壓心中怒火,繼續含笑說道。
衛江南笑了一下,卻沒有點頭附和。
他的意思己經非常明白了:想要我罷手,你們現在表現出來的這點“誠意”,遠遠不夠。
真以為這次還是跟你們“過家家”呢?
不過,為了讓楊建華明白整個事態的嚴重性,衛江南還是決定多說幾句。
“建華書記,李友誼是我在黨校進修班的同學,我們在同一個宿舍,一起學習生活了半年時間,對他這個人,我還是有所了解的。
”
“總體來說,這是個聰明人,腦瓜子特別靈活,有時候吧,我都覺得他太聰明過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