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落座后,因少帥吃了敗仗,大家情緒都顯得不好。
“大哥一路風塵仆仆,辛苦了。原該普天同慶,結果弄成這樣樣子。我只是替父親遺憾,但絕沒有埋怨大哥的意思。我沒這個立場,也沒這個身份,出于情感,對大哥也只有欽佩和心疼。”蔣浚業主動敬了他一杯,才繼續道:
“我一直相信父親是天命所歸,想不到天有不測風云。我始終覺著大哥是天之驕子,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廢物。弄成現在這個樣子,非人本愿,還請大哥照顧好自己身體,來日方長。”
“是啊。少帥也不要太自責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我們只是克制不住難過,但在責備和關心面前,大家都是后者。畢竟是一家人,于心不忍。”族里的叔輩說了一句,又將目光調轉到老二頭上:
“如今二少也長大了,且在軍校歷練那么久,是時候為父親分憂了。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要我看,既然現在西北需要蔣帥,不如將他換過去。”
此一出,其他幾個由二房活動過的親屬,也一一舉薦了起來:“我看也是,這些爛攤子需要收拾,大帥需要在北疆坐鎮,不然御駕親征能使得利益最大化。”
“我瞧著二小子也不是只能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是能上陣殺敵的,頗有他父親昔日虎威。看起來就是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對啊。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若是能為大帥分憂,也算因禍得福了。”
鄭妍熙聽著眾人熙熙攘攘,眼里只有利益,忍不住有幾分心疼起自己的枕邊人。
讓帥府次子去西北收拾殘局也是好事,若成了,能保住夫家的權勢;不成,也省得丈夫打天下,小叔子坐收漁翁之利。
吃著飯,便聽見府外一陣高聲謾罵:“少帥給北地人恕罪!丟失城池,千古罪人,就該被逐出北地!”
“紈绔子弟都是酒囊飯袋,一出手就貽笑大方!不如換寒門將軍過去,不然北地早晚毀在敗家子手上!”
“少帥出來!給我們一個說法。致使國土又四分五裂,是千古罪人!”
……
副官聞聲早早一路小跑進來,同蔣理承小聲道:“大帥,外面是一些愛國學生,正在游行抗議。”
可鄭妍熙總覺的,這是二房不知從哪兒找來的地痞無賴。從前劉議澤是愛國學生,再有最后一年就畢業了。卻被蔣理承當成叛軍殺害,如今倒是想看看,他如何處置這些流民。
就見蔣理承十分心胸寬廣地大手一揮:“驅逐即可,不必傷人。”
“是啊,尤其少帥現在讓人失望,需得找回形象。先冷處理一段時間,且不能再幫他樹敵了。”副官十分懂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