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得這首詩的意思?”蘇靖宸聽完這話,情不禁扭轉頭,看向這個女娃兒微微一笑。
唐可馨微笑地說:“略懂一二,畢竟父親教書法的時候,也要我曉一點詩語歌賦。這首詩大意指,曹丕當時領兵水路倆迸攻打吳國時,騎馬經臨江,心中藏有豪情萬仗,對勝利抱著必然的決心,寫下了這首詩......前部份意指他勢如破竹的磅礴氣勢,后者提倡國家理應適時休養生息,發家經濟。”
蘇靖宸聽畢這話,微微一笑。
唐可馨也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地腑頭一笑,柔聲地說:“我想,唯有真正的君子,才能真正地懂得君子的意思......我父親常說,真正英勇善戰的人,不是那種讓對方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人,而是一滴血也不流,便能使天下臣服,這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但這談何容易?”
蘇靖宸沉默。
唐可馨再提起頭,瞄了一眼蘇靖宸那沉凝的眼神,她情不自禁地說:“我想我最懷念的過去時光里,總有一個畫面,便是父親站在我的背后,讓我迎著清早的晨曦,手握著我的手,站在案臺前,一橫一豎地寫字,我時時記得,那是些深冷冬天的日子,父親堅實的胸膛,緊貼著我的后背,那煥發出來的溫暖,總令我感動與安全,他字字珠璣的教導,令我受益至今......我想爺爺作為天下萬民的父親,您渴望的應該是,站在孩子的后面,給他們溫暖的港灣,卻讓引領與教育悄無聲息,藏匿其中......所謂戰爭,不僅僅體現在與敵人的抗衡,更體現在心與心之間的契合與斗爭!所有的競技,都是先攻其心!希望您老人家,雖然云淡風輕,卻也體諒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偶爾的自私與狹隘,不要太動肝火,以免氣壞了身子......”
蘇靖宸聽著這話,終情不禁揚笑起來,心情稍愉悅放松地說:“那有孩子這樣說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