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原本有些想不明白,這些人就算能殺了自己,那又如何?不說兩位一品靈官如何應對,便是王教鶴和陳書華也不可能放他們活著離開,殺人滅口是必然的。
不過齊玄素很快便知道答案了。
那些被齊玄素打死的青鸞衛又活了過來,不過代價是變得沒有人形,這種復活并非武夫的血肉衍生,被打碎的腦袋,被打塌的胸口,被扭斷的胳膊,仍舊保持著原樣,七竅中不斷有黑霧涌出。周身的經絡從皮膚下凸顯,像是一條條扭曲的長蛇。更為可怖的是在他們背上還有一個類似于「駝峰」的物事正在不斷凸起,依稀可見其上有五官的輪廓。
這一幕對于齊玄素來說可太熟悉了,當初在昆侖山口,巫羅折飛舟的罪魁禍首,那個老道人便是這副模樣,若不是這個老道人,齊玄素也不會驚天一躍。.
情況已經很明白了,這些青鸞衛被司命真君賜予了神力,可能還有巫羅的神力,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邪教信徒,而巫羅最是擅長控制麾下信徒,她能讓那個道門出身的老道人拼了性命不要,能讓遺山城中的信徒們視死如歸,自然也能讓這些青鸞衛不顧后果地殺齊玄素。
這些古仙的信徒表面上看還能正常思考,做事有章法,懂得趨利避害,人情世故也沒什么問題,似乎與正常人沒有區別,可在潛移默化之中已經被打上了巫羅的意識印記,在深層意識中認為古仙赴死是理所應當之事,就像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未必是巫羅親自下令要殺齊玄素,也可能是這些邪教妖人斟酌利害之后,認為這樣做是最符合巫羅利益的,至于自己的性命,與巫羅的利益比起來,就十分微不足道了,甚至不在考慮的范圍內。
不過那都是他們生前的事情了,在他們死后,巫羅的控制就失去了作用,死而復生的他們變成了司命真君的信徒,比起受到巫羅的控制還要凄慘,就連身體也會被本能所驅使。
神力不同,效果也不同。
司命真君的神力簡單概括便是「不死」二字。不過這種不死只是對應正常意義的生老病死,而非伊奘諾尊那般不死不滅,更何況就算是伊奘諾尊,也殞命于天劫之下。
對付神力最好的辦法自然也是神力。
齊玄素展開天象法身,顯化卑彌呼尊,五指張開,自掌心中涌出滾滾「太陽真火」,落在這些死而復生的青鸞衛身上,燃燒皮肉,蒸騰血液,白骨成灰。
司命真君的神力開始發揮作用,這些青鸞衛再次復生,后背的駝峰越來越高,又再次被燒死,不斷重復,最終在神力耗盡之后,被齊玄素以「太陽真火」燒成灰灰。
不過他們背后的駝峰也炸裂開來,從中飛出許多如同魷魚觸手的物事,齊玄素對這種東西也不陌生,當初在金陵府,那些所謂的「恩賜」就是鯰魚的身子卻長了魷魚的觸手。
雖然卑彌呼尊是異域神靈,但她的神職不是假的,「太陽真火」乃是至陽之火,最是克制這等陰邪之物,同樣是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齊玄素從鳳麟洲回來的時候,還剩下兩千刻神力,此時也就用了不到五十刻。
巫祝傳承的一大特點就是,境界修為越高,對于神力的利用效率也就越高。
如果齊玄素還是先天之人,那么可能要用一百刻神力才能徹底消滅這些死而復生的青鸞衛,可他此時只用了不到五十刻。如果他的境界修為再高一些,比如說偽仙,可能只用十刻神力就夠了。
齊玄素環顧四周,發現楊娥消失不見了,整個翠賞閣受到波及,開始熊熊燃燒,隨著火焰的蔓延,一些幻術也不攻自破,顯露出一個向下的暗門。
齊玄素對陳劍秋道:「你去通知靈官,讓他們過來滅火,同時王宮全面戒嚴,任何人不得隨意走動,也不
得離開王宮。」
陳劍秋領命而去。
齊玄素用太陰真君替換了卑彌呼尊,然后整個人化作一道月光,穿過暗門,進入了一條向下的通道之中。
長寧宮的地下另有乾坤。
齊玄素所化的月光速度極快,雖然還不能像張無恨那般直接化作一輪滿月,但月光同樣能夠無視一路上的各種禁制陷阱,最終來到通道的盡頭,一座位于長寧宮下方的陰暗大殿之中。
月光重新凝聚為齊玄素。
這里空空蕩蕩,只有一方祭臺。
此時楊娥正以一個比較曖昧的姿勢趴在祭臺上,雙膝跪著,有些像某種***姿勢。
不過祭臺上除了楊娥之外,再無他人。
她擺出這么個姿勢,總不會想要誘惑齊玄素,那也太下作了,也太不入流了。
齊玄素自然是無動于衷,掌中有月光凝聚,化作皎潔素白長劍。
正當齊玄素打算動手的時候,楊娥猛地抽搐了一下,口中發出不知是痛苦還是喜悅的聲音:「偉大、偉大的,仁慈的神啊,您卑微的信徒……祈求您。」
說話間,楊娥開始不間斷地抽搐,就像一個病人。
齊玄素停下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