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茉莉,親莫離。”
頭發花白的攤主將一堆白糯糯的團子放在葉蓮娜手里,微微一笑。
“異國他鄉不容易,吃了清茉莉,與你的親人不分離。”
說完,他就把清空了的小攤與鍋灶一收,推著急匆匆的走了。
“回去問媽祖娘娘日子了!你倆吃完碗撂那就行!等會我兒子下班了把我的條凳捎回家……”
唐磊左右一看。
哦,眨眼間,這小小的攤子除了幾條折疊桌凳,已經啥也不剩了。
也許是反詐給了老板自信,他走的很放心。
只留下葉蓮娜抱著一堆“清茉莉”,努力思考。
“不對啊,唐哥?”
“他既然說親人不分離……怎么他自己還這么急著去國外,額,創業?”
唐磊拿過一個糯團子啃了口。
“因為他忽悠你的。”
葉蓮娜:??
唐磊嘆了口氣。
啥茉莉,莫離的。
“這名字完全是個音譯,本地方,實際就是……”
“剩飯團子!”
葉蓮娜目瞪口呆:“這有關系?”
唐磊聳聳肩:“方,很奇妙吧!”
所謂閩地清茉莉,其實就是東北的粘豆包,京都的艾草團。
都是糯米粉做的團子皮兒,里頭包上豆沙餡兒。
吃一個外皮軟糯q彈,內里甜蜜帶沙。
不過清茉莉的外皮上還要再滾一層糯米,蒸熟了后活像米粒捏的大飯團。
掰開咬一口,豆餡不會打的太碎,一般還帶著微微的顆粒感,吃起來甘爽清甜,不會黏黏的糊嗓子。
早年正
宗的清茉莉,用的都是黑豆餡兒。
近幾年寬容不少,經典紅豆也來了。
不寬容也沒法,總不能一直拿剩飯來做“正宗”的吧。
這小吃味道不錯,名字卻過分巧妙,不懂的還以為是茉莉花做的。
外地來旅游的人多了,閩地老板就運用了些“語的藝術”。
畢竟剩飯團子實在不適合做網紅食品啊!
唐磊解釋完,就見葉蓮娜一臉碎掉的表情,默默的按住了他的嘴。
“唐哥,要不然,你……還是把解釋吃回去吧。”
說的很好,下次不要說了!
她還是覺得和唐哥不分離這寓意好點!
什么剩飯,不聽不聽唐哥念經!
葉蓮娜憤憤的抓起一顆大團子,嗷嗚嗷嗚的往嘴里塞。
別說,剩飯也好吃,香!
唐磊撓撓頭:“好吧,有機會在家給你做個差不多的,‘時來運轉’。”
“這個是真的叫的好聽。”
葉蓮娜吧唧著清茉莉問他:“哪里差不多?”
“口感差不多?”唐磊想了想笑了:“都是皮薄餡兒大。”
“不過,我老家那個用的是地瓜粉做的皮子,里頭還是咸味餡兒的。聽說有的地方也吃沒餡兒的。”
閩地把米面包餡兒的吃食叫米時,以前是供奉用的。
這所謂的“時來運轉”,也和米時有關。
簡單的做法,就是糯米粉搓團子,跟驢打滾似的,煮熟滾上香噴噴的花生碎,黃豆粉等等,就可以吃。
黏糊糊糯嘰嘰,帶著純正的米香。
大夏人對圓有執
念,這搓圓子的過程就叫搓圓轉運,時來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