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帖木兒和奧斯曼帝國的世紀之戰,四兒子穆薩也被帖木兒俘虜。
其實穆罕默德早就知道帖木兒會進攻奧斯曼帝國,但他并沒有提前采取行動。
不采取行動就算了,在抵御戰中他還故意給帖木兒的軍隊放水,讓帖木兒能夠順利的進入到奧斯曼帝國中部。
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和帖木兒達成了協議。
穆罕默德打算以奧斯曼帝國一半的領土來換取自己弟弟的性命。
現如今的奧斯曼帝國,滿地狼藉。
因為父親巴耶塞特被俘,奧斯曼帝國的很多附屬國都拒絕再聽從朝廷調遣。
如果父親能回來的話,那現在的情況都會得到緩解。
以父親的威望,絕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整合奧斯曼帝國,使奧斯曼帝國再次強大。
但穆罕默德明白,帖木兒不是傻子,不可能真的把父親給送回來。
所以穆罕默德只能退而求其次,請求帖木兒釋放自己的弟弟。
這一半的領土對穆罕默德來說其實無所謂,他們大多都是奧斯曼帝國曾經的附屬國,并非是奧斯曼帝國的核心。
“殿下,蒙古人貪得無厭,我們和他們談判,他們想要的只會越來越多。”
“按照我們原定的計劃,此時帖木兒那邊應該早把四王子殿下給送回來了,但已經過去這么多天了,帖木兒那邊一點動靜都沒有,依我看來,他們八成是不想認這筆賬。”
“他們認為奧斯曼帝國已被他們占領了大半,早已是勝券在握,根本不需要再履行和我們之前的承諾。”
“殿下,已經到了這種緊要關頭,我們真的不能再忍讓了。”
“一味的忍讓最后只會換來變本加厲的剝削,我們應該組織病理對帖木兒進行抵抗,讓他們知道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好惹的。”
“只有這樣,帖木兒才會答應和我們繼續談判,四王子殿下才有機會重返奧斯曼帝國。”
一名大臣說道。
他在朝中一直是主戰派,雖說自己的君主被俘了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只能束手就擒。
只單純的談論國力,奧斯曼帝國并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很快,又有另一位大臣站了出來。
“殿下,千萬要慎重考慮啊!”
“帖木兒帝國的強大,我們是知道的,這天下,也就只有大明是他們的對手。”
“現如今我們偉大的蘇丹陛下被俘,諸多附屬國根本不聽從我們調遣。”
“如果蘇丹陛下還在,我們確實和帖木兒帝國有一戰之力,但現在蘇丹陛下不在,我們很難在集中整個奧斯曼帝國的兵力。”
“狡猾的帖木兒把奧斯曼帝國分成三份,沒有蘇丹陛下其他兩位皇子是不可能答應和殿下聯合起來抵抗帖木兒帝國的。”
“那些曾經發誓效忠我們的附屬國,現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們的敵人,他們甚至調轉槍口幫助帖木兒一起對付我們。”
“這個時候和帖木兒硬碰硬,絕對是不明智的選擇。”
“最關鍵的是,其他兩位皇子肯定不會幫助殿下,即便我們最終取得了勝利,也不能保證勝利的果實不會被其他兩位皇子偷走。”
很顯然,這位大臣是保守派的人。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不管站在誰的角度上去看,雙方的辭都不是毫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