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論裝備,明軍可就領先太多了。
首先就從戰馬來說,草原上的人都沒飯吃,誰還有閑心喂馬。
幾個月的時間下來,草原上的馬全都瘦了一圈。
而大明這邊的戰馬平日里吃的全都是玉米飼料,不管是在耐力還是速度上都要強于蒙古的戰馬。
火器就更不用多說,蒙古根本不是對手。
“父王,我們是不是回不去燕城了?”
朱高煦問道。
朱棣道:
“你說這話,是不是因為聽到了前幾天京師傳來的消息?”
“怎么,你個臭小子也心動了?”
“不過太孫并沒有說皇孫可以封諸侯國,現在朝廷的意思是說只有公侯才行。”
朱高煦有些不滿道:
“這叫個什么道理,公侯都可以,我居然不行。”
“難道我們這些皇室子孫還比不上那些公侯嗎?”
“不管是比什么,我都不懼他們。”
“父王,你要是和皇爺爺求情,他肯定也會同意我們出去海外的。”
朱棣冷哼一聲:
“你不會以為這政策是你皇爺爺想出來的吧?”
“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你皇爺爺手筆,十有八九是太孫想出來的。”
“你知道嗎,一個出海外的名額就被賣了一百萬貫寶鈔,我問你,你能拿出一百萬貫嗎?”
“咱現在還在北伐呢,你的心思最好不要走遠了。”
朱棣又是一頓教訓。
不過,京師再怎么熱鬧確實和他們三個沒關系。
北伐,才是他們的頭要任務。
按照朱元璋的計劃,此次北伐是要徹底剿滅瓦剌和韃靼。
這注定不是一件簡單事。
打敗很容易,但徹底消滅可就難了。
就拿現在的局勢來看,草原部落一個個縮的跟烏龜似的,別說對戰,連人都不一定能找到。
草原地廣人稀,三十萬大軍全盤搜索也需要些時間。
即便是找到了蹤跡,也有可能會打草驚蛇,陷入到追逐戰當中。
多虧是大明富庶,不管是換成歷史上哪一個朝代來都經不起這番折騰。
三王對眼前的情況并不著急,因為急也沒有用。
如今草原的鐵軌仍在不斷建設,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保障鐵軌順利通行。
只要鐵軌鋪設完成,那么明軍便可在阿爾山處建立軍鎮。
到時候的蒙古人,將會失去所有東山再起的路子。
草原的消息最終還是傳到了帖木兒。
帖木兒得知消息后氣的飯都吃不進去。
“大明的騎兵已經有三十萬了?”
“可惡的草原,真是一群蠢蛋,這些人唯一的作用就是給明軍送裝備!”
“要是沒有瓦剌這樣的蠢貨,我們或許早就打敗大明了!”
帖木兒怒罵道。
現在的他們已經不可能再投入兵力去和大明作戰了。
帖木兒帝國雖說強大,但人口也就只有三千萬。
而大明的人口如今已經是來到了一億。
這之間的差距,讓帖木兒望塵莫及。
這下,兩國之間的差距要被徹底拉大了。
“說說吧,我們應該怎么辦?”
緩過勁來的帖木兒冷聲道。
站在底下的,是帖木兒的皇子皇孫以及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