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兩個大明探馬興奮道。
平原地區,想要設伏基本上不太可能。
雖說并不清楚帖木兒的軍隊從哪條路過,但具體是哪個方向還是可以確定的。
時間緊迫,帖木兒的騎兵只能是繞開徐輝祖的軍營側面行軍。
這便給了明軍機會。
亞當那雖說是靠著關系上位,但自身還是有些本事的。
他很謹慎,并沒有讓四萬大軍一起行動,而是分成了很多批。
這樣的話,即便是路上被明軍發現也不會引起太大震動。
消息傳回軍營,諸多將領興奮無比,當即便表示要出兵攔截。
傅友德擺手道:
“諸位先不必著急。”
隨即轉頭向探馬問去:
“此次你可知帖木兒出了多少兵力?”
探馬遲疑道:
“回稟大將軍,沒太看清楚,好像只有五六千人。”
傅友德追問道:
“你可是看清楚了?”
“輕騎多少,重騎多少?”
探馬道:
“并未見重騎,清一色的全是輕騎。”
傅友德吩咐道:
“再探再報!”
“是!”
徐輝祖有些不解:
“傅叔叔,這是怎么一回事?”
傅友德解釋道:
“此事必有蹊蹺。”
“帖木兒援助瓦剌,不可能只派五千兵。”
“帖木兒和瓦剌之間的利益全都在我大明身上,帖木兒不可能疏忽大意。”
“我軍全備重甲,機動性自然不如帖木兒,想要剿滅他們只能通過合圍,如若不能完全將帖木兒的軍隊給圍剿,我軍將會腹背受敵,到時候即便是勝也只是慘勝。”
眾將軍聞,這才明白了個大概。
沒過多久,又有探馬來報,同樣又是發現了帖木兒的大軍。
傅友德聞,立馬命人拿出地圖。
半個時辰內,已有七八個地方發現了帖木兒大軍的蹤影。
吐蕃雖地勢平坦,但中間還是有不少山脈阻隔的。
傅友德在地圖標明之后,立馬推測出了帖木兒大軍的行駛路線。
他們雖說分散,但最終還是要匯聚到一點,所有的路線都是有跡可循。
傅友德笑道:
“好侄子,你能看出來些什么?”
徐輝祖思索片刻后答道:
“此地地勢平坦,即便是知曉了帖木兒大軍的行進路線也不方便我軍阻擊,最好的辦法還是要對其進行圍剿。”
“這三處地點很適合圍剿帖木兒大軍。”
徐輝祖說完后便在地圖上標記了三個地點。
傅友德點頭道:
“這三處,你計劃在何處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