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當前的文盲率還是很多的。
與其說是大明,倒不如說是封建王朝。
明朝的識字率很有可能不到百分之十。
這還是朱雄英大興教育后的成果。
如果朱雄英沒有大興教育,這個比率恐怕只會更低。
朱雄英所設立的學堂全都是為大明的年輕一代做準備的,中老年人群幾乎沒有涉及。
都這么大了,總不可能重新回到學堂讀書。
唯一能接觸到與文化有關的事,可能就只有聽聽說書了。
京師茶樓。
說書先生正熱火朝天的解釋著黃帝紀元,手上還拿著一份大明民報。
細細講述完黃帝紀元后,剩下的便是民報上的內容了。
最近的熱門事件,也就是河南的水災了。
說到此事,說書先生立馬換了一副腔調,聲音低沉且悲壯。
在洪水的不斷沖擊之下,河南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很多人為了能有一口吃的,不惜變賣家產。
還有很多黑心商人,為了賺黑心錢在河南當地哄抬糧價。
說書先生娓娓道來,底下的百姓聽得也是十分認真。
餓的滋味,他們太知道了。
還記得幾年前,他們也每天都吃不飽飯。
得益于太孫殿下的種種改革,才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對河南百姓,底下人全都流露出了同情心。
當說到朝廷派出多少人力物力馳援河南時,底下不由得傳來陣陣喝彩聲。
大明民報上的內容講完之后,接下來就是廣告了。
說書先生把京師的幾個店鋪吹得天花亂墜,某某家的酒好喝塞神仙,某某家的點心好吃到皇上流眼淚。
一輪說完之后,底下的百姓也開始議論紛紛。
最主要討論的內容,還是關于黃帝紀元。
百姓對黃帝紀元的接納程度,遠比朱雄英想象當中的要高。
畢竟突然換個紀元方式,尋常人怕是一時間都接受不了。
但經過說書先生的這么一通解釋后,百姓對黃帝紀元的熱情也是異常高漲。
不得不說,說書先生真是一個輿論大殺器。
作為底層百姓最喜愛的娛樂活動,說書先生幾乎把控著整個大明的輿論朝向。
京師的說書先生幾乎都在朱雄英的掌控之中,他們每天說什么怎么說都是由朱雄英嚴格把控。
與此同時,東宮的改造也差不多完成了。
一曲唱罷,月月順勢躺進了朱雄英懷里。
一旁伺候的太監急忙外出把門。
“殿下,這不好吧,要不回宮里再說。”
月月扭扭捏捏,這副模樣反而刺激了朱雄英心底里的欲望,當下便開始為月月寬衣解帶。
因為河南水災的事,月月一直還留在桃園。
只不過,現在的她已經不用上場演習了。
正如王管事所說的那樣,月月的命運從那天起就已經完成了改變。
一番云雨過后,月月滿頭大汗。
“河南水災還在賑災當中,你現在暫時還不方便入宮。”
朱雄英喘氣道。
“殿下說什么就是什么。”
月月答道。
朱雄英點頭道:
“關于你父親的事,我這邊已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