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禍朱雄英還能想方設法避免,但天災卻是一點辦法沒有,只能盡快開展救災措施。
短短十天,便死了三千人,足以看出這次洪水來的有多猛。
傷亡數字肯定還在增加,畢竟從河南到京師即便是八百里加急也要花上幾天功夫。
待戚雄講完之后,朱元璋朝朱雄英看去:
“大孫,你先說吧。”
朱雄英點頭道:
“孫兒以為救災刻不容緩。”
“發布旨令,命河南全境官府立即展開一系列救援活動。”
“此外,河南的所有糧倉都要放開用來救治百姓,這個時候肯定會出現很多想法國難財的商人,若是發現有人囤貨,就地問斬處置。”
“傳令所有河南周邊的官府衛所,立馬派出分隊出發河南救災,同事每個省都要籌集一定數量的物資朝河南運去。”
“不管怎么樣,一定要能保證百姓在這幾天能吃上飯,各省都要對河南進行援助,即便是相隔數里也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水災之后,肯定會爆發瘟疫,孫兒會通知大明各地的醫學堂,第一時間抽調人手前往河南,在這等緊要關頭,要對所有百姓的健康進行嚴格把控,要把瘟疫杜絕在搖籃里,絕對不可能大規模傳遞開來。”
“此外,傳令農學堂,立馬組織人手前往河南準備恢復百姓生計等一系列問題,農作物受洪水破壞嚴重,一定要在大雨結束后的第一時間對莊稼進行補救,到時候朝廷會無償向百姓分發高產作物的苗種,在農學堂的幫助下,一定可以快速恢復莊稼問題。”
“凡是收到朝廷調令,不行動,不配合的,涉及到的官員一律免職,各省都要做好準備,第一時間援助河南。”
朱雄英這番話說道有理有據,條理清晰,朱元璋聽后滿意的點了點頭。
大明自建國以來,天災基本上連年不絕。
只不過,今年這洪水發的要比以往都更加猛烈些。
朱雄英說這幾項應急措施,六部尚書和老爺子幾乎從未聽過。
但大臣們心里也都清楚,太孫殿下這般做已經是將賑災做到了極致。
后面即便是再怎么商量,也離不開太孫殿下說的這幾點。
如此清晰的思路,令在場的諸位都忍不住感到不可思議。
兵部尚書戚雄更是直接跪倒在地:
“太孫如此詳盡安排,著實是在為我大明百姓著想。”
“太孫圣明!”
朱元璋在一旁聽的那叫一個滿意。
這大孫,真是爭氣。
想看一個皇帝有沒有能力,主要就是看他應對突發狀況的措施。
洪水來了,誰都知道要賑災,但具體要如何做,很多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大孫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梳理出如此清晰的應對措施,足以見其能力。
朱元璋心里清楚,大孫未來絕對是可以比肩秦皇漢武的存在。
“就按照大孫說的去做,一些具體的細節,你們幾位尚書商討下。”
“臣遵旨!”
領旨之后,幾位尚書便退離了大殿。
他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像一些賑災的具體細節還需要他們去落實。
出了華蓋殿后,幾位尚書的臉色也稍稍好了些。
“太孫真乃神人也,能在這么短時間內想出這么多應對措施,真不是你我幾人能夠比的。”
“八百里加急,太孫殿下僅僅只用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便解決了,這是何等的聰慧啊!”
“有太孫,真是我大明之洪福。”
兵部尚書戚雄感嘆道。
“太孫殿下的種種方面都不是你我能比肩的,真想不到,大明竟然能出如此優秀的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