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愣著干什么呢?”
“我說,你到底辦不辦,不辦就快滾蛋,別礙著后面人辦。”
官差催促道。
吳管事這才回過神來,急忙問道:
“爺,你說這限買令,是只在應天府實行嗎?”
官差不耐煩的回道:
“你問這么多干什么?”
“這限買令在整個大明境內都實行。”
完了,全完了。
“不是,你剛才親自給我的三十貫,現在怎么又要要回去?”
“你少廢話,老子剛才都沒辦,這隊白特么排了。”
……
限買令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應天府。
應天府的各個茶樓里,全都充斥著對限買令的討論。
畢竟應天府本地炒房的人很少,大多都是看看熱鬧。
“你看看,你看看,這房價早就該管制了。”
“應天府這房價本來就高,最近又不知道抽什么風,竟然又長了兩成,我干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買得起一套房。”
“這限買令,和我們又沒多大關系,誰能買得起兩套房啊?”
“這政策本來也不是給我們頒布的,我聽說南方那邊囤房的問題很嚴重,房價上漲了好幾成。”
“朝廷要針對的估計就是這些亂囤房的人,把這些都給處理了才好呢。”
“哈哈哈,就是就是。”
“只要他們都不買房了,這房價肯定會下跌,到時候借著房貸說不定我也能買套房呢。”
歷朝歷代,買房對百姓來說都不是一件簡單事。
受到限買令影響的,主要還是那些惡意囤房的人。
朱雄英和朱元璋也在密切關注著應天府的情況。
果然,在限買令頒布的一天后,應天府原本上漲的房價已經全部跌了回來。
現在的房價,甚至比之前的還要低上那么一些。
華蓋殿。
“限買令還是很有成果的,應天府這邊的房價,我聽下面人說已經跌回來了。”
“且看吧,再過幾天,估計其他府城的房價也會迅速下跌。”
“哈哈哈,這些商人又要倒霉了!”
“等處理完這檔子事,就可以開始取代私有錢莊了。”
朱雄英點頭道:
“錢莊的錢現在基本上已經全都投入了市場,就那五湖商會來說,他們錢莊的錢幾乎一點不剩,全部投入到了囤房之中。”
“這些錢,九成都流入了內帑。”
“這也是給咱們行了方便,等到房價平穩后,咱們就可以開始大刀闊斧的收購私有錢莊了。”
江南,李家。
“老爺,我們還是不要再繼續了。”
“這次生意可是把我們家近乎九成的財產都給投進去了,如果失敗,咱們可就什么都沒有了。”
“唉,就連咱們住的這房子也被你抵押了出去,之后要怎么過活啊!”
屋中,一婦女忍不住抱怨道。
李文成冷聲道:
“你不要在這廢話了!”
“婦人之見!”
“張口閉口就是風險,一點眼界都沒有。”
“你放心吧,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已經派人打聽過了,不光是江南,整個大明的其他地方也是如此,甚至比江南囤房囤的還瘋狂。”
“只要能成功,日后即便是我們什么都不做也可以輕輕松松拿到幾百萬貫。”
“再說了,現在的形勢一片大好,哪有放棄的道理?”
李家算的上是江南的大家族,但最近幾年家族的生意已經非常不景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