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公大可不必如此擔心,等到了南洋就知道了,這些小國不成氣候,和大明作對,怕是給他們十個膽子都不敢。”
“西洋這塊我雖不了解,但就南洋來說,唯一強勢點的也就是吳哥王朝了,不過現在吳哥王朝已在覆滅邊緣,國力空虛,不足為懼。”
“不過吳哥王朝的公主剛剛嫁給太孫殿下,對吳哥的態度自然是不能太強硬。”
“太孫殿下先前與我交代過,對吳哥王朝,既不能手軟,也不能太過堅決,主要還是以教化為主。”
“我覺得咱們可以在這些地區宣揚一下漢文化,就像太孫殿下在安南那樣,把咱們中原的文化先滲透進去。”
俞通淵說的頭頭是道,先把此次下西洋的基本戰略分析了一遍。
李景隆聽后也是眼前一亮,俞通淵的這番話可是給他指明了方向。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先前我還在為此事犯愁,沒想到越巂侯竟琢磨的如此透徹,真是幫了我大忙啊!”
李景隆笑著說道。
“曹國公過獎了,在下在曹國公面前談論這些只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這些事即使在下不說,曹國公心中肯定也能想的到。”
“這段時間不光是曹國公為此事犯愁,就連在下也在為此事犯愁。”
“太孫殿下最近幾年對大明水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下當然是不能辜負太孫殿下的期望。”
“先前水師不論實在安南還是在占城,都是以教化為主,所以在下對此事才這么上心。”
李景隆微微點頭,心里也開始泛起了嘀咕。
往后大明的江山肯定是要交付到太孫殿下手中,想要得到重視就只能按照太孫殿下的心思來。
但太孫殿下的心思,豈是好琢磨的?
“曹國公,這酒難道是金華酒?”
俞通淵小酌一口后難以置信的問道。
“不錯,正是金華酒。”
俞通淵聞不由得兩眼放光,急忙將酒杯再度滿上。
“曹國公,這可是上好的酒啊!”
“這酒極為珍惜,在下之前喝過一次,還是皇上賞賜,自那以后再無接觸這美酒的機會。”
“想不到今日有幸在這還能喝上一回,真是此生無憾!”
金華酒是皇家特供,也是藍家莊親自制造。
從加工到出品,總共需要兩年時間。
金華酒基本不做售賣,只作為宮廷賞品。
李景隆笑著說道:
“金華酒確實珍貴,連我平日里都沒喝過幾次。”
“這次下西洋,還是太孫殿下特批給我二十壇。”
“這酒我一人喝有些浪費,和越巂侯共飲,才算的上是物盡其用。”
李景隆對俞通淵格外重視。
他雖說帶兵無數,但對水戰還是分外陌生,出門在外只能仰仗俞通淵一人。
他作為大明水師總指揮使,水戰自然是了如指掌。
“我臨走前,太孫殿下還和我交代過帖木兒一事。”
“帖木兒扣押大明使臣,此次下西洋最好能把這些使臣給接回來。”
酒過三巡,李景隆終于是說出了心里話。
對于海外的這些小國,李景隆當然是不放在眼里。
最讓他犯愁的還是這帖木兒帝國。
太孫殿下親自交代,足以見上面對此事的重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