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金帳汗國,就連瓦剌也來信了,他們愿意一同出兵幫助東察合臺汗國。”
“東察合臺汗國的使臣已經出發,不日便會抵達大明商談其中的一些細節。”
“這么多股力量加到一起,想必帖木兒的如意算盤怕是要落空了。”
朱雄英笑著說道。
帖木兒帝國的實力有目共睹,可謂是最接近大明國力的一個。
但現在,他們已是大明的囊中之物。
只要能阻止帖木兒帝國東征,那帖木兒帝國的發展一定會受限。
這種以戰養戰的帝國,一旦戰爭進行的不順利,那么整個帝國都將會面臨崩潰。
大明和帖木兒肯定是不能直接開戰的,所以只能利用其他方法去限制帖木兒帝國。
“光是草原,就給了帖木兒很大壓力,這么多股勢力一起討伐,想必用不了幾年帖木兒帝國就會撐不住。”
“草原的勢力十分復雜,就算他們把帖木兒帝國完全拿下,最后也會因為分贓不均而分崩離析。”
朱元璋對草原聯盟并不看好。
草原的形式比較復雜,多方勢力包含著多個部落,讓這些部落全都齊心攻打帖木兒,肯定很難做到。
但只要草原和帖木兒開戰,那大明便可同時拖垮兩個勁敵。
所以說,朱元璋從不期待著這支聯軍能給到帖木兒多少壓力,但只要開戰對大明就是好事。
“大孫,最近關于火器,我聽到不少消息。”
“聽說海外火器的發展也不慢,并且他們在發展火器上有許多新的想法。”
“如今大明水師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將近有五十萬兵力,咱想著派人去南洋,西洋一片巡視。”
“這樣不僅能加強大明的名聲,并且還能做些買賣。”
最近海外的消息越來越多,朱元璋也聽到了很多風聲。
對于外面的世界,朱元璋還是很想去看看的。
但奈何自己已經年老體衰,實在是承受不起這樣的折騰了。
若是年輕個二十歲,自己定會親自率領人馬去海外看看。
朱雄英沒想到,老爺子竟主動提出下南洋。
不過說來也是,現在大明國力強盛,說不想拿出去顯擺顯擺呢。
況且下西洋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強自身的影響力,在歷史上肯定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于此事,朱雄英當然是沒什么意見。
“既然大孫沒意見,那就好好安排吧。”
朱雄英笑著說道。
朱元璋還是不想讓大孫閑起來。
雖說經過朱雄英的一系列改革之后,朝堂上的政務減少了很多,但朱元璋就是看不得大孫游手好閑,心里總是想給他找點事做。
朱元璋打心底里認為,只有肯勤政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雖說大孫各方面都十分優秀,但朱元璋還是有些害怕大孫染上懶病。
歷史上可沒有一個明君,是大孫這樣式的。
“既然皇爺爺開口了,那孫兒應下便是。”
朱雄英有些無奈的說道。
“此次出巡,陣仗一定要大,要把大明最好的都給拿出來,千萬不能吝嗇。”
“買賣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為了彰顯我大明的強大。”
“巡防各國時,一定要把各國的基本情況記錄在案,包括地勢,環境和基本國力,這也方便日后同他們聯系。”
“下西洋的事,肯定是要在民報上刊登出來,讓周邊的國家都有個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