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季牦還在周邊征召大量民兵,一同參與到二關的防事當中。
安南的核心,就在東西兩都。
東都升龍,西都清化,只要這兩都失守,那么整個安南都將會潰敗。
二關之后,便是多邦城。
多邦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明軍和安南的決戰大概率就會在此地發生。
安排好一切,胡季牦的心里稍稍穩定了些。
他在多邦城做了些特殊安排,只要明軍敢來,必定會對他們造成極大的傷亡。
……
大明這邊仍在穩步前進。
安南的山路并不好走,大軍被拉扯的很遠。
“現在隊伍被拉的太長,前面便是二關,若是直接沖鋒,肯定會造成大量傷亡。”
“陳桓,你分兵十萬,從側面進攻,我率領剩下士兵直接從正面進攻。”
“兩面夾擊,定可快速破關。”
陳桓點頭同意,隨即便率領士兵前進。
大軍難以集中,很容易會導致火力不夠,想要一鼓作氣拿下二關,還是得集中兵力痛擊一點。
胡季牦所修繕的那些防事,在葉升看來根本不值一提。
火槍的存在,完全可以彌補地勢的差距。
只要火槍一開,什么防事最終都將白費。
而安南的弩箭,在明軍眼里就是純玩具,不僅射程近,殺傷力還低,根本不足以對明軍造成傷害。
但火炮可就不一樣了,射程遠,殺傷力還高。
幾炮下去,那些所謂的防事就已經消失殆盡。
這幾年,火槍在不斷的更新換代,火炮當然也不例外。
只不過,火炮提升較多的是精準度。
到目前為止,火炮已經能實現較為精準的打擊。
對于一些固定的位置,更是能達到十中二。
這樣的精準度,已經算高了。
先前大明的火炮只能講究個隨緣,誤差更是高達六十步,能不能命中敵人,全看命。
火器的存在,讓胡季牦所有的安排都變為白費。
什么弩箭,什么戰壕,壓根都沒派上用場。
三十尊火炮齊發,安南這邊還沒看到人就已經死傷大半。
不到半月,大軍便抵達了隘益關。
此關更為難打,道路狹隘,大軍很難集結。
要是放到往常,大明肯定會在這損失大量兵力,但現在可就不一樣了。
遇事不決,火炮先行。
管你什么道路狹隘不狹隘,先把火炮加上去打三十發再說。
火炮打完,火槍再打。
如此往復,隘益關就算再狹隘也要被打下來了。
這等戰術,根本不需要葉升和陳桓出手。
火炮并非是戰無不克,若是遇到較高的城墻則會被極大的削弱戰斗力。
但像隘益關和雞陵關這樣的小關,城墻根本阻擋不住火炮的威力。
“所有炮兵聽令!”
“開炮!”
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