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比于火槍兵來說,騎兵的軟弓可就難命中多了。
畢竟是在馬上開弓,就連瞄準起來都是困難無比,更不用說命中了。
長城之上又設有很多缺口專門為士兵射擊所用,并且他們人人還都帶著頭盔作為保護。
這樣的防事,瓦剌騎兵不能說是毫無機會,只能說是完全看命。
瓦剌騎兵也深知這點,所以在馬上幾乎都是隨便亂射,只要能分散明軍的注意力即可。
很明顯,他們的計策非常成功。
許多個火槍手都在朝著騎兵瞄準,但射中的卻一個也沒有。
騎兵的速度非常快,并且走位變幻莫測,想要命中騎兵可不是一件簡單事。
隨著騎兵的入場,城墻下的奴隸越來越多。
他們之中很多人拿著工具對城墻進行挖掘,沒有工具的干脆就拿手刨。
只要能弄出一個缺口,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
隨著第一波的奴隸到達城墻,第二波的奴隸也迅速登場。
這波奴隸的質量可要比上一波強得多。
他們之中帶著許多工具,就連精神面貌都比上一波的看起來好。
守城千戶見狀,直接命火槍手退后,接下來就是冷兵器的交鋒。
火藥的數量畢竟有限,并且他們還需要對火槍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否則很容易會出現炸膛等現象。
火槍手換下后,弓箭手上場。
底下圍城的士兵越來越多,弓箭手幾乎不用瞄準,隨便開弓幾乎都能射到人。
此時戰斗已經進入到白熱化階段,但瓦剌這邊的情況可是不容樂觀。
雖說有大批的奴隸頂上,但兩邊的傷亡差距還是太大。
明軍這邊幾乎沒有陣亡多少人,而瓦剌這邊可是已經損失了近乎千人。
奴隸的命雖在瓦剌眼里不值一提,但若是把他們打光了,就只能動用騎兵了。
對騎兵來說,攻城是非常困難的。
在這個階段馬匹幾乎派不上任何用場,只能等奴隸兵破開一道口子后,他們才能發揮全部勢力。
若由他們攻城,只怕死傷會更為慘重。
不過在瓦剌的人海戰術下,長城的一些片段還是被他們給成功拿下。
但在缺口打開的同時,明軍也在另一頭做好了充足準備。
其中布置最多的就是騎兵。
明騎兵的騎術雖不如草原騎兵的精湛,但殺幾個奴隸兵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奴隸軍只是才剛剛沖破缺口,就立馬被明軍的騎兵給剿殺。
經過幾輪的進攻后,奴隸軍終于被打散了。
一些聰明的奴隸,見到明軍后立馬跪地投降。
對于這些奴隸軍,明軍有專門的處理方式。
他們進入大明后,不會擁有大明的戶籍,但是可以通過服役的方式來獲取戶籍。
這里的服役自然指的是勞役,并不是軍役。
即使是這樣的條件,這些奴隸也能夠完全接受。
畢竟在瓦剌他們每日過得可是生不如死,弄不好哪一天就會被處死。
而在大明,不僅沒有生命危險,最后甚至還有可能會成為大明的子民。
能被大明接受,可是數千奴隸的夢想。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