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縣尚如此,其他地方根本想都不敢想。
朱元璋沉思片刻后,叫來了吏部尚書楊文杰一同商議此事。
“臣拜見皇上!”
朱元璋將手中的冊子丟給楊文杰,厲聲呵道:
“你自己看看這丹徒縣的事,大孫才到一處就發現如此情況,只怕巡查完后,整個大明都要翻天了!”
“丹徒縣離應天府也不遠,竟能出如此丑聞,你讓咱的臉往哪放?”
楊文杰著實被這一番話給嚇到了,他想不出皇上今日為何如此生氣。
直到將冊子上的內容讀完后,楊文杰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劉元這個人,楊文杰認識的不能再認識了。
他的丹徒縣縣令一職,還是自己親自舉薦的。
看著冊子上的種種罪行,楊文杰趕忙磕頭答道:
“臣看人不周,錯把這劉元當成好了好人,請皇上恕罪!”
朱元璋擺擺手,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咱今天叫你過來不是責罰你,而是想要和你一同商量,關于這些官吏到底如何處理。”
“大明不可能只有這一個丹徒縣,也不可能只有這一個劉元。”
“咱打擊貪污腐敗多少年,想不到直到今日還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發生如此惡劣之事。”
“楊文杰,你說這貪官到底是為何就殺不絕?”
朱元璋的語氣中夾雜著幾分唏噓和無奈。
大明開國數十載,他幾乎從未停下整治貪官的腳步。
只要是貪官,朱元璋向來嚴懲不貸,幾乎是能殺則殺,能打則打,從未放走過一人。
但這貪官,就好像殺不絕一般,總是能在大明各地冒出來。
今日之事,又是讓朱元璋頭疼不已。
楊文杰聞,沉思片刻后說道:
“臣以為,這些貪官多半是耐不住誘惑,所以才心生貪念。”
朱元璋嘰里呱啦的說了一大堆,而楊文杰只簡單的答了一句。
他心中清楚,這個時候多說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皇上這個時候多半不是真想讓自己作答,而是想找個人傾訴這些年的不容易。
這么多年,皇上對貪官的整治力度楊文杰是看在眼里的,但他同時也清楚的知道,貪官是殺不完的。
“大孫,曾經也和我說過此事。”
“只是當時咱一直覺得,咱在處理這個貪官問題上還是做的還是很好的,誰能想到只一個小小的丹徒縣就能鬧出這么多亂子。”
“現在看來,大孫說的在理啊!”
朱元璋緩緩說道。
“不知太孫殿下出了何種妙計。”
楊文杰接著話茬問道。
朱元璋頓了頓,說道:
“大孫的意思是,無論是在縣城還是在府城,都是只有一人管轄,當一個人權力過大時,很有可能會心生邪念,走上不正之道。”
“大孫建議咱對這些地方多設立幾個官職,相互牽制,才能保證整個縣城不會被貪官所掌控。”
楊文杰聞后心中難免有些觸動。
他在大明算得上是孤臣,朝堂之上幾乎無一人是他的好友,朋黨更是不復存在。
舉薦劉元之事,楊文杰也是出于內心對劉元的欣賞,并無其他利益可圖。
但楊文杰沒想到的是,僅僅不到幾年時間,劉元竟從一個兩袖清風的讀書人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貪官。
這些案例在楊文杰面前數不勝數,他見過太多官員誤入歧途。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