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在全部人的注目下,慢慢站上了校閱臺,對著眼前的北伐將士們朗聲道。
“將士們,蒙元韃子花了百年之久,意欲摧毀我們的文化,切斷我們的根基。”
“我朝當年若不起兵,用不了十幾年,咱們的孩子,怕是連唐詩宋詞為何物都不知道了。”
“如今十五年已過,他們還想卷土重來。”
“此役,是為羽林右衛犧牲的英雄。”
“也是為天下萬民,為我華夏文明,為萬世開太平!”
朱雄英的聲音,響徹在整個校場之上,哪怕是一向主和的文臣們都跟著激情澎湃起來。
“殺!”
“踏平北元,復我國仇!”
“不破北元,誓不回轉!”
這里的人民,曾被異族磋磨了百年之久。
誰也不想讓那些人卷土重來。
朱雄英的話響徹在每一個將士的耳邊。
不會有任何一個人還可以繼續淡定。
人群里,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
“孩子們,一定要平安回來啊!”
“咱應天的姑娘們可都期盼著看英雄們凱旋的風姿呢!”
“……”
瞧著四周熱血沸騰的百姓們。
朱元璋吐出一口濁氣。
“出發!”
“是!”
十二萬大軍,氣勢洶洶的向著應天北面進發。
大軍開拔時。
四周圍觀的群眾們連忙湊了上去。
不約而同拿出了他們早就準備好的吃食。
“孩子,孩子啊,你們別這么急,嬸子這旁的沒有,有點子醬菜,你們帶上吧。”
“孩子們呀,這饅頭是今早剛蒸好的,還熱乎呢,拿著啊!”
“……”
大明雖說是一個封建王朝,明朝的軍隊也是封建隊伍,可是在明初特別是在和偽元斗爭時。
它誠然是一支完完全全由民族意志凝聚而成的軍隊。
民族意志。
是近代民族國家與封建王朝最根本的區別。
大明的軍隊是為民族而戰,所以才能有滌蕩北元軍隊的戰斗力。
這同樣是洪武年間軍隊戰斗力強悍的主要原因。
同時,也是當初陳慶之用七千人馬滌蕩江北連攻三十二城的原因。
也是岳家軍可以戰無不勝的力量來源。
在封建時期。
若是一支軍隊可以擁有民族意志,便必定戰無不勝。
因為他們不圖名利,沒有私欲,只求殺敵,因為他們不畏生死!
這樣的隊伍,只有兩種結局。
大勝回朝,或是全軍覆沒。
必定不會有其他結果。
躊躇許久。
朱元璋最后還是沒有去送他們出城,卻是登上了神策門。
神策門上。
朱元璋隱約還能看見遠處水師的戰艦。
十二萬大軍整整齊齊,仿佛長龍一樣,在城外列隊。
朱元璋遠遠看著,在心里嘀咕道。
“大孫,你千萬不能出事,咱大明的未來,還需要你啊!”
突然間,朱元璋如大夢初醒。
趕忙道:“快,趕緊叫人去補上羽林右衛欠發的軍餉!”
“還有,冬衣也別忘了。”
“是!”
先前不給羽林右衛發糧餉只是想要唬住這群孩子。
如今他們已經要去北伐了。
當然是不必繼續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