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修繕,官員俸祿改制,驛站民用等等許多措施到最后都證明大孫是對的。
朱元璋曾不止一次自嘲過,自己已經是老古董,看不清時代的變化。
他心中也清楚,大孫還有好多計劃礙于自己的情面沒有實行。
這次退休,也正是想給大孫開路。
由大孫治理的大明將會是什么樣子?
他當真想看。
經過朱雄英的一番勸說,朱元璋最后還是放棄了太上皇的想法。
換來的代價就是,朱雄英今年必須成婚。
……
朱高熾馬上便要奔赴東瀛。
此消息整個皇宮已經全部知曉。
因為新藩王制度的建立,很多皇子皇孫都對此事極為關注。
如若不能當上藩王,那么大部分皇子皇孫都只能當個閑散王爺,之后的日子便是混吃等死。
絕大部分的皇子皇孫野心肯定不止于此,對于藩王自然還是心心念念。
畢竟誰都不甘平凡的度過此生,更不用說皇子皇孫。
他們從小就不愁吃不愁穿,當個閑散王爺只能說是他們的最低要求。
朱允炆府中。
“殿下,白梅聽說燕王世子就要去東瀛了,身邊還籠絡了不少人。”
“聽說就連戶部的夏原吉他們都請動了,如今他們已經組成了一套班底,去了東瀛,官員問題便再不用發愁了。”
“奴婢聽說曹國公,也籠絡了不少人才在身邊,本來是計劃同燕王一起前去東瀛的,但沒想到燕王最后被派去了草原。”
“這些才子奴婢猜測大多都是為了燕王而來,但最后卻變成了跟隨世子,心中肯定不滿,奴婢以為,殿下可以去探探口風,拉攏一些人才過來。”
“并且燕王世子還找了夏原吉為班底的一眾官員,曹國公手下的官員肯定會為此事有所怨,奴婢以為這是殿下的大好機會。”
“若是能說服幾個一起跟著殿下去占城,那豈不是占了便宜。”
白梅在院中為朱允炆分析道。
朱允炆聽得頻頻點頭,覺得白梅說的確實有一番道理。
只不過,他實在不明白為何白梅的消息如此靈通,這些事就連自己都未曾知曉。
現如今對他來說確實是個機會。
人才在大明是稀缺物,尤其是愿意跟著你一同去藩地的人才。
朱高熾召集夏原吉后,肯定會讓李景隆召集的人才心中不滿。
畢竟朱高熾先前就許諾好夏原吉,一定是高官厚祿,到了燕城怕不是要受到宰相般的待遇。
夏原吉都如此,那么他手底下的一眾官員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這也就意味著,李景隆手底下的這一眾官員肯定會有所不服。
當初招募的時候說的好,現在又突然變卦,放到誰身上都受不了。
朱允炆來不及細想,當下便準備起身去找李景隆商議此事。
現在占城也是用人之際,多一個人才就代表著多一份希望。
曹國公府中。
李景隆也沒想到,此時還會人客人到訪,定睛一看,竟然還是自己的弟弟朱允炆。
現在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李景隆都有點想上床睡覺了,卻沒想到這個時候自己的這個弟弟找上門來。
不過既然來了,李景隆自然也不能怠慢,趕緊命人好生招待。
對于這個弟弟,李景隆還是十分疼愛。
畢竟從小就愛粘著自己,說是一點感情沒有自然不可能。
只是,他也有些猜不透朱允炆此番找他到底是為了何事。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