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期,真是未來可期。
才二十歲便能把大明管理的如此出色,陳颙是打心底里佩服。
看來自己當初選擇歸順大明是對的。
有如此英主,安南怎可能是大明的對手?
“劉監使的病情可否是好了些?”
陳颙小心意義的問道。
大明太孫攜帶千騎日夜兼程,只為見劉榮一面,可想二人的關系肯定不簡單。
朱雄英嘆氣道:
“劉監使沒挺住,于昨夜去世了。”
“本宮計劃追封其為鎮安南王,葬入安南王陵。”
陳颙連連應道:
“劉監使為安南費心費力,葬入王陵是應該的。”
“這是安南的榮幸,也是我的榮幸。”
朱雄英滿意的點了點頭。
“你有這樣的覺悟,本宮甚是欣慰。”
“準備一下,準備隨本宮一同前去迎接南巡隊伍。”
“謹遵太孫殿下令旨!”
朱雄英剛剛來到城門口不久,便看到了遠方的南巡大軍。
這個時候抵達,明顯是早出發了一個時辰。
朱雄英對此也早有預料,畢竟昨夜自己一人駕馬而去,老爺子肯定會擔心。
十五萬大軍齊齊前行,每走一步地面都在跟著顫動。
陳颙見狀心里十分震撼,這些軍隊可要比安南軍要強多了。
不僅身材高大,裝備精良,就連外形看起來都比安南軍健壯不少。
朱元璋的龍輦更是豪華至極,從遠處看金光閃閃,透露著天朝的無上威嚴。
朱元璋走下時,安南王陳颙顫顫巍巍的跪在地上,一下頭都不敢抬。
“安南小王陳颙,拜見天朝上國皇上!”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安南王陳颙話音剛落,身后的安南大臣,包括趙天一,朱高熾等人齊聲喊道: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
“謝皇上!!”
安南王陳颙踉踉蹌蹌的站起身來,渾身還是止不住的發抖。
朱元璋見狀笑著寬慰道:
“不必害怕,咱這次來只是為了巡查。”
“快快起來和咱一起進城吧。”
“謝……謝皇上!!!”
即便是這樣,陳颙也不敢和朱元璋同行,只是畏畏縮縮的跟在朱元璋身后。
“大孫,你可還好?”
朱元璋朝大孫走去,關心的說道。
“皇爺爺,我沒事。”
朱雄英的聲音有些沙啞,不難看出這一晚他并不好過。
朱元璋欲又止,最后還是沒能說出什么安慰的話。
大明皇子皇孫出巡安南,最激動的無疑是遠在安南的大明百姓。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大明朝廷先前出臺了一系列移民政策,凡是移民到安南的百姓都能獲得諸多好處。
這也使得大明掀起了一陣移民潮,不少漢人紛紛涌入安南。
在安南的百姓并不好過。
在這雖不愁吃不愁穿,但終究是找不到家的感覺,再加上諸多安南土著排擠,百姓在安南很難找到歸屬感。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大明皇帝皇孫親自到了安南,就連安南王陳颙都得俯首稱臣。
大明百姓此刻的榮譽感和歸屬感已然達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