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這十萬軍還魚龍混雜,談不上有什么戰斗力。
……
“好,實在是太好了!”
“沐春果然有幾分本事,不愧是沐英的兒子,云南有他,咱是真的放心。”
早朝之上,邊關急報。
沐春率領二十萬大軍大破三國聯軍。
所有失地已全數收回,十萬聯軍更是被沐春斬首掉了一半。
五軍都督府聽聞此消息后,個個欣喜若狂。
沐英,是他們的舊相識,五軍都督府的大多數人都和沐英關系極好,比如說傅友德,都是一起征戰數年。
沐春,他們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雖說沐英鎮守云南后,他們之間很多人都再無聯系,但軍隊中建立的關系,是無論過多少年都不會褪色的。
“現在是時候談談如何處理這三個國家了。”
“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咱應該如何讓這三個國家賠償?”
朱元璋開口問道。
話音剛落,戶部右侍郎傅友文便接話道:
“臣有本要奏。”
“準奏!”
傅友德緩緩說道:
“臣以為,麓川心懷不軌,多次造反,大明對其已經仁至義盡。”
“此次更是聯合兩國妄圖侵占云南邊境,更是罪不容誅。”
“臣以為,大明應當長驅直入,攻入麓川國都,撤其王室,另立新王,這樣才能徹底解決麓川造反問題。”
“若是不換王室,只怕這麓川還會卷土重來,定邊之戰他們都未曾放棄,只怕此次還不會把他們打服。”
朱元璋還未表態,兵部左侍郎陳思道便插話道:
“臣也有本要奏!”
“準!”
陳思道雙手作揖,開口說道:
“臣以為,傅侍郎所說之話確實有幾分道理,但未免有些太過激進。”
“如今大明派兵五十萬在東瀛,這其中的消耗巨大,況且近日東瀛還處于缺糧階段,大明國庫的負擔可謂是越來越重了。”
“若是長驅直入麓川,只怕會讓東瀛之事雪上加霜,大明實在是負擔不起。”
“臣以為,三國雖有反心,但已經被一網打盡,目前屬實是沒有必要侵占麓川。”
“倒不如,借此機會索要賠款,不僅可以緩解國庫壓力,還有利于保證其他戰事穩定。”
陳思道說完,朝中不少文官都點頭贊許。
在此之后,不斷有官員上奏,朱元璋甚至連一句話都插不上。
幾方官員在朝堂之上打的火熱,贊成和不贊成的人數幾乎對等。
如此焦灼,就連朱雄英也不好下定論。
贊成與不贊成都是有理有據,全都挑不出太大毛病。
良久之后,兩房官員終于平息,全都靜靜的朝朱元璋看去。
能決定此事的,也只有當今皇上。
朱雄英心中不禁為老爺子捏了一把汗,此事可不好處理。
朱元璋正襟危坐,并未急著下定論,反倒是先詢問朱雄英道:
“大孫,此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