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新你不必害怕,本宮這次來并不是要治你的罪。”
“本宮是想和你聊聊此次東瀛之事。”
朱雄英緩緩說道。
劉日新自然清楚太孫殿下說的是什么,連忙表示道:
“請太孫殿下放心,這次東瀛之事欽天監內所有官員都將一同前去為大明檢測氣象,勢必為大明效犬馬之力。”
朱雄英聽到這個回答后反倒是有些意外,他沒想到劉日新竟然答應的這么干脆。
“你們幾人當真懂得氣象?”
朱雄英不解的問道。
“臣確實略懂氣象,但人變不及天變,臣在天象之事上足有七成把握。”
朱雄英微微點頭,這話說得倒還算是謙遜。
“這預測天象,是怎么個預測法?”
“你就通俗易懂的和本宮說,你們欽天監的那些文文語本宮實在是聽不懂。”
朱雄英繼續追問道。
劉日新在原地足足愣了有一會,才緩緩開口說道。
……
東瀛之戰,是大明當前最重要也是最艱巨的任務。
因為這足足牽扯到整個國家的興衰。
現在已經時機成熟,正陽門處早已聚滿了戰船。
這些戰船全都是由八十年以上的陰木打造,可保證整個艦隊在航海中無需擔憂。
船只的種類自然也非常多。
這里所停靠的每一艘戰船全都體型巨大,堪比四層小樓。
正陽門還只是大明的一個小停靠點,而在沿海早已聚集了一千多艘這樣的戰船。
五十多萬的軍士,早早便開始趕路,到如今已經抵達了沿海。
而從應天府出發的,大多都是朝中的官員和將領。
其中不乏包括燕王朱棣,晉王朱惘,齊王朱榑。
三位藩王加上數不清的國公,這陣仗光看著就讓人覺得不寒而栗。
而在正陽門外排場更大。
不僅朱元璋朱雄英親自到場,甚至百官都齊聚在正陽門外。
整個碼頭早已經被錦衣衛封鎖,除去官軍以外其他人嚴禁靠近。
中間還有不少軍士正在搬運物資,為打仗做著最后準備。
“咱知道大孫你也想跟著去,但你可是咱大明的太孫,不可輕易冒險。”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說道。
他一眼便看出了自己的這個大孫想要一同前去,但儲君終歸還是要以自身的安危為重,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怕會影響到整個大明社稷。
朱雄英聽后沒有說話,只是緩緩的點了點頭。
朱元璋繼續安慰道:
“等前線安定下來,大孫便可前去視察一番,現在局勢不穩,東瀛仍是個未知數。”
“你身為太孫,這些打仗之事自然也不用參與。”
朱雄英聽后心中只覺得有些可惜。
征討東瀛是他日思夜想之事,現在竟然不能親臨戰場。
不過能去東瀛視察一番也算是好事。
“孫兒明白皇爺爺的意思,只是孫兒閑不下來,今日想要去大明各地游歷一番,還請皇爺爺答應。”
朱雄英順勢說道。
現在應天府內的情況一片大好,但其它地方可就不如應天府這般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