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
大明民報改版后的第一版剛剛印刷完畢便第一時間送到了朱雄英手里。
朱雄英手捧著報紙,反復觀摩著。
現在只要朱雄英點頭,大明民報便可第一時間大量印刷送往各地。
目前在整個應天府內已經有三十多家店面是專門為民報準備,其中所有的人手也都招募完畢。
銅活字的模板也加急制作完畢,現在就等朱雄英一句話便可大量印刷二十萬份。
朱雄英這次擴大民報規模的關鍵還是想要進一步把控大明輿論方向,將大明民報的影響力輻射到整個大明。
哪怕是賠本買賣,朱雄英也得硬著頭皮干。
正檢查之際,突然下人來報。
“太孫殿下,允熥殿下求見。”
朱雄英有些遲疑,但還是點頭應允。
“怎么今日好好想起來到為兄這里了?”
“是不是又有什么事有求于我?”
朱允熥有些不好意思,撓撓頭說道:
“哪里的話,我這不是想大兄了嗎?”
朱雄英笑著說道:
“得了吧,無事不登三寶殿,有什么事你盡管說來。”
“方才進門我就想你是不是最近又惹了什么禍端出來。”
朱允熥有些猶豫,但還是嘟嘟囔囔的說道:
“是姐姐慫恿我來的,她想請大兄下旨,她也想去看看正陽大道。”
朱允熥目前可以隨意出宮,但是作為女子的朱怡薇可就沒有這么大的權力了,想要出宮必須要得到朱雄英的點頭。
朱雄英哈哈一笑,他本還以為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卻沒曾想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個請求。
朱雄英沒有過多思考,直接點頭答道:
“準了,多派幾個錦衣衛跟過去一定要保證安全。”
朱允熥見狀大喜,趕忙謝恩。
待朱允熥走后,朱雄英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報紙之上。
大明民報要想遍及全國,最重要的就是驛站。
大明當前的驛站是由朱元璋親自制訂的,基本上一直延傳到清代。
驛站總分為三類,四種。
分別是水馬驛,急遞鋪,遞運所。
四種是因為水馬驛又可以細分為水驛和馬驛。
朱雄英此次就是打算拿急遞鋪開刀。
隨著官道的建立,驛站同時也要進行相應的擴充,最好是能在全國能設立一個快速的直道。
這個工程量可不算小,并且所要涉及到的地方眾多,朱雄英定不能親自監管。
朱雄英經過層層考慮后,最終還是打算實施下一步計劃:開啟民辦驛站。
當前大明的驛站雖多,但是大部分都處在空閑的狀態,也就是說這些驛站的資源全都在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