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笑著說道。
朱雄英聽到此話后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老爺子嘴里的上街抓人可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到最后很有可能又會演變為一場大規模的殺戮。
到時候死的人可就比藍玉害死的要更多了。
朱雄英不敢繼續想下去,趕忙轉移話題說道:
“皇爺爺,這些補償孫兒已經全部發放完畢,馬上就要開始拆遷之事,最后便是這正陽大道的規劃了。”
“孫兒計劃正陽大道的路面全用水泥鋪砌,這樣會極大的增強路面的堅固程度,還可以延緩路面的老化時間。”
朱元璋聽后點了點頭,這水泥他是見識過的,好用自然不用多說。
“大孫,如此寬闊的道路,水泥的產量能跟上嗎?”
朱元璋說出了內心的疑慮,之前雖見識過水泥但還是第一次用水泥修繕如此寬闊的道路。
“皇爺爺放心,高爐孫兒已經建成,水泥原料更是遍布大明,產量定能跟的上。”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心中也清楚只要是自己能想到的孫兒定能想的到。
……
僅僅過了不到一星期時間,正陽大道兩邊的商鋪就已經全被拆除完畢。
在大明可不存在釘子戶這一說,對于百姓來說不強行征收你的房屋就算不錯了,還敢公然和皇家叫板,那簡直和自尋死路沒什么區別。
正陽大道商鋪被拆除完畢后,整條路寬闊了不少,氣勢也顯得更加磅礴。
這樣寬闊的大路在大明還是頭一次出現。
正陽大道的修繕進行起來算不上困難,畢竟應天府的介紹上地面也算夯實,只需加強一下平整便可以直接上水泥了。
目前對水泥鋪砌的要求是高一尺,大明的一尺換做現代來說也就是三十一公分。
正陽大道上更是有大量的竹子運了過來,這些東西全是用來取代鋼筋的。
大明鋼筋的產量少的可憐,其中很多處還是需要竹子稍加替代。
在正陽大道一旁,也就是正陽廣場,朱雄英計劃在此設計一個升旗臺。
朱雄英此時已經開始計劃推出大明的國旗。
目前的中原王朝沒有國旗的概念,其中大多使用的旗幟都是三角旗,多數只在戰場上使用。
還有一些旗語用來指揮戰場,分辨敵我軍隊的位置。
朱雄英知道國旗對一個民族來說至關重要,他可以增強百姓們的凝聚力,還可以提升軍人的榮譽感,是整個大明民心,軍心的象征。
大明目前的發展趨勢一片大好,國旗的存在也可以助于大明更好的解決內在矛盾,把當前國內的所有潛在內部矛盾轉移成一致對外的矛盾。
至于國旗的設計,當然是由朱雄英來決定的。
朱雄英思來想去,還是決定以長方形作為國旗的形狀,紅色作為國旗的主體色。
紅色是朱元璋最愛的顏色,中間多少也摻雜了點馬屁行為。
關于圖案的設計,朱雄英最后還是選擇用漢字明來代替。
最開始設計國旗的時候,朱雄英確實想了很多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