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殿下,臣有可靠情報稱東瀛那邊似乎已經察覺到了明軍的動向,現在正在東瀛國內大幅度征兵,凡是成年男性幾乎全部被拽上了戰場。”
“現在東瀛那邊情況也十分糟糕,連年的饑荒使他們兵力短缺,且那邊冬天溫度要比大明低上很多,凍死的傷員也非常之多。”
朱雄英聽著下人的匯報連連點頭,現在當真是進軍東瀛的好機會。
現在的東瀛,內亂加上天災簡直是混亂一片,光是聽說明軍要打過來估計就嚇破膽了,更不用說真刀真槍的和大明打仗。
東瀛人口稀少,這一仗要是打輸了恐怕沒有個幾十年很難緩過勁來。
然而東瀛的上層可不這么想。
東瀛的上層聽聞要有戰爭的時候竟然有些興奮,他們癡迷鬼神,竟相信東瀛有神庇佑,大明軍隊會被臺風統統刮跑這種鬼話。
但即使這樣,依然不能小看東瀛的實力。
東瀛人所說并不是完全沒有依據,從大明到這東瀛的航海線上確實進場有臺風出沒,且很容易在此航線上迷失方向,到時候若真遭遇這般磨難,戰爭的勝負可能確實還不好說。
“攻打東瀛之事,一定要穩步前進,不可著急。”
“要一步一步來,穩步戰勝東瀛,近日若是發現有航海方面的人才一定多多獎賞,助我大明一臂之力。”
從綜合實力來看,大明確實是強于東瀛的,但這其中不確定的因素還是太多,朱雄英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只要能穩定的把東瀛吃下來,其他什么都好說。
這一戰背負的壓力巨大,朝堂之上現在雖然是無人反對,但眾多文官的內心中還是極力反對這攻打東瀛之事的。
在他們眼中看來,東瀛實力弱屬地偏遠,就算是打下來也是勞民傷財,回報和付出遠遠不成正比。
一旦戰爭失利,可想而知朱元璋會在朝堂上承受多大的壓力。
所以說這一戰,必須贏。
……
燕王府內。
朱棣孤身坐在院中,臉色并不好看。
今日父皇正式公布了討伐東瀛的大名單,其中朱棣赫然在列。
這不就側面的說明了自己與這遼東奴兒干統帥無緣了?
如果不是父皇親自點名,誰又愿意去這東瀛呢?
朱棣原本的計劃全被打亂了,現在的他內心有些無措。
本以為自己會當選上這遼東奴兒干地區的統帥,但沒想到父皇還是沒有選擇自己。
最關鍵的是,他是最有資格當上這統帥的。
朱棣端起面前的就被一飲而盡,但心中的苦悶卻沒緩解半分。
“殿下無需擔心,依我看這事并不是沒有轉機。”
徐妙云突然出現,緩緩開口對朱棣說道。
朱棣有些詫異,徐妙云竟一眼就看出了自己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