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應天府內的房價還不算高,雖說是大明的都城但百姓僅用四十五鈔便可買一間不錯的房子用來居住。
雖說店鋪的房價要比一般貴,但頂多也不會超過兩貫。
朱雄英給的價格絕對合理,甚至都已經超過了應天府內的市場價。
這樣的買賣,百姓何樂而不為呢?
這些錢對藍家莊來說不值一提,只需不到一年便可完全補回來,且商會本身的流動資金就多,一下子用這么多錢應該不是什么大事。
朱雄英分析的頭頭是道,何朝覺在一旁徹徹底底的懵了。
幾十萬貫的鈔,大孫殿下說拿就拿連眼睛都沒有眨。
皇上修繕宮內時,也只不過幾萬貫的支出,而如今太孫殿下一人便要出這幾十萬貫鈔。
“殿下,臣以為這些用來安置百姓實在是有些多了。”
何朝覺看來,官府只需隨便拿出點錢來糊弄糊弄百姓即可,但太孫殿下這次不僅沒有讓百姓虧錢還讓百姓大賺了一筆。
“何尚書你這就有點鼠目寸光了,到時候沿街商鋪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那殿下打算賣多少錢一方?”
“三十貫。”
何朝覺被驚的張大了嘴巴,這個價格對應天府的房價來說太高了。
這簡直和搶錢無異。
朱雄英繼續說道:
“這三十貫錢,便可得到四百余萬貫的收入,到時候應天府內外修繕擴建的錢就全都有了,弄不好還會有點剩余。”
“到時候剩下的錢就再把這承天門給修繕一番,我看這門已有些老舊。”
“后再把那個正陽門……”
朱雄英一席話把何朝覺人都聽傻了,急忙打斷道:
“殿下,如此定價恐怕是一間也賣不出去啊!”
“應天府內哪有如此多的富人來買這商鋪。”
別的不說,就拿何朝覺來說,一年的俸祿總共才一千五百兩,這還是正二品的官員。
照如此計算,何朝覺不吃不喝十年才能夠買得起這一間商鋪,其他人就更不用多說了。
朱雄英笑著答道:
“何尚書對這應天府還是不了解啊。”
“只怕這商鋪全都供不應求。”
“大明有如此多的商會,見有如此好的店面怎可能不買?”
“照本宮的意思來看,這些商鋪不出五日定會售空!”
何朝覺表現的有些難以置信,他心中還是對朱雄英的這番話存疑,心中更加篤定了要向陛下打小報告。
朱雄英看著何朝覺的神情,心中便明白了大半。
只怪這何尚書不從商,不知這應天府的天有多高。
朱雄英也不怕他稟告朱元璋,就這么點錢皇爺爺還不至于阻攔自己。
況且修建這主干道也是應了皇爺爺的喜好,如此增添臉面的工程皇爺爺何樂而不為呢?
大明如今繁榮富強,自然需要一些臉面工程。
等到外來使臣入朝時,見到如此景象必定會被這大明的國力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