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朱雄英還發布了一道令旨。
建立遠征軍。
征召大明十萬將士,進行遠征。
具體的時間并沒有說明,但至少也是十年起步。
遠征軍完全采用自愿報名的形式參加。
年齡嚴格限制在四十五歲以下,并且不能是獨生子。
凡是報名的士兵,每人獎勵安家費五百貫。
士兵們聞全都有些心動,
現在大明士兵的待遇也是要分檔次的。
像是犯罪充軍的這些人,基本上沒有什么工資可,就是你死了也不會有人在意。
正規軍的話就不一樣了,但還是要分戰兵和輔兵。
戰兵不用多說,待遇自然是最好的,撫恤金什么的全都一應俱全。
輔兵的待遇不如戰兵,但也勉強能說的過去。
每個月能拿到寶鈔五貫,而戰兵能拿到十貫。
像在軍隊有職位的,比如說總旗這些每月拿到的會更多。
一般到了百戶這個級別,每個月能拿到手的錢就接近百貫,鎮守邊疆地區的士兵,工資會在此基礎上多加一些。
這樣的待遇算的上是封建王朝之最。
要是放到以前,哪有人會給這些士兵發這么多錢。
這十萬遠征軍走的便是陸地路線。
朱雄英計劃讓他們順著亞洲東部前往北美。
具體的距離朱雄英并不知道,只能大概估測個五萬里地。
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到達目的地至少要三年。
好在他們在遠征的途中不用面對戰爭的風險,只需要考慮一些自然災害就行。
十萬人的隊伍,想必也沒有幾個劫匪敢對他們下手。
即便是到了北美,朱雄英也不害怕。
兩支隊伍完全就不是一個級別的。
雖說這次報名的大概率都是些輔兵,但對付起這些土著來完全夠用。
不過遠征軍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占領地盤,主要還是為了尋樹。
北美的那些地盤朱雄英現在還看不上。
雖說沒有外敵騷擾,但這中間要經歷的艱難險阻還是不少。
這一路上環境惡劣的地方很多,行軍速度肯定會受到影響。
十年,已經很保守了。
考慮到這些,朱雄英還格外加了一條。
凡是參與此次遠征的士兵,回到大明后將會連升兩級,并且補足十年的軍餉。
十年軍餉,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即便一個月只有五貫,一年也有六十貫,十年就是六百貫。
這還是除五百貫之外的錢。
也就是說,這一趟下來士兵至少能拿一千多貫。
況且,普通士兵還能連升兩級。
這對士兵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只要跟著行軍十年,回來便能飛黃騰達。
兩條路子已經全部鋪下。
朱雄英還是更相信十萬士兵這條路子。
畢竟不管怎么說都是大明的正規士兵,作風和能力肯定要比水路那邊的強。
朱雄英還是低估了士兵們的熱情。
發布公告的第三天,十萬士兵便已經湊齊。
就這,想報上名還需要通過各種關系。
如果沒有背景,名字根本都報不上去。
這還僅僅只是第三天,消息還沒有完全在軍營當中傳開。